一棹劈开千重浪,三舰辉映万里天。11月5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举行入列授旗仪式,伟大的祖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从承载“中国人的百年航母梦”的辽宁舰,到“完全自主研制”的山东舰,再到“海军转型重要标志、新质作战力量代表”的福建舰,我国航母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双舰同框与新型舰载机同台的画面,正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生动写照。

  从“无”到“有”的伟大破局,是中国“站起来”的志气。曾几何时,航母是几代中国人望穿秋水的远方,是一个萦绕在心头长达百年的厚重梦想。辽宁舰的破浪而来,如同一道划破历史长夜的光芒,彻底终结了中国没有航母的时代,让一个百年梦想照进现实。辽宁舰被誉为“中国航母人才的‘黄埔军校’”,通过它的科研试验和远海训练,我们蹚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母形成战斗力之路。它让国人看到,人民海军有能力驶向任何一片关乎国家利益与和平的海洋。它点燃的,不仅是一个航母梦,更是一个民族面向世界、拥抱深蓝的雄心,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蔚蓝国土上铸就的钢铁宣言。它的名字,早已超越一艘军舰本身,化作一个时代的符号,永远镌刻在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航道上。

  从“有”到“优”的坚实奠基,是中国“富起来”的底气。山东舰的横空出世,是对“中国能否独立建造现代化航母”这一时代之问最响亮的回答。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掌握了中型航母的全套核心技术,建造体系、供应链条完全自主可控。它已经不仅仅是一艘战舰,更是一座移动的“中国制造”丰碑。山东舰小到一颗特种螺丝,大到庞大的舰体结构,背后是一张全领域、无死角的国产化工业网络,这背后,是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支撑。从“改造”到“完全自主建造”,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后的精准再创新,是中国“富起来”之后,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尖端国防实力的直接体现,足以彰显我国工业的十足底气和强大韧性。

  从“优”到“强”的全新起点,是中国“强起来”的锐气。福建舰的入列,绝非数量的简单叠加,而是战力的代际跃升。它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就像一双强劲有力的大手,把我国自主研发的“空警-600”这只“天空之眼”稳稳地托举上天,通过与航母平台的双向赋能,可以使作战半径扩大达40%,日均起降能力达270架次,形成“1+1>2”的体系效应。这背后是中国军工在航母设计之初,就展现出对未来舰载机发展趋势的精准预判和前瞻性布局,是中国科研团队通过夜以继日的攻关,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无数次失败重来的坚韧。福建舰创造的“全球首例”,让中国直接跻身全球航母技术的“第一梯队”。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海上力量的格局,更重新定义了航母这一古老舰种在智能化战争时代的全新内涵。

  巨舰入列,梦启深蓝。三艘航母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对科技兴邦的坚定信念。从“辽宁”的创业维艰,到“山东”的自立自强,再到“福建”的开拓引领,中国航母的故事就是一部“青春+奋斗”的传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