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中医药文化惠民市集启动
风吹过树梢,碎落一地的花瓣,成为季节里的残痕。
霜降以后的昆明,乍寒转暖,在昆明西北角的吾悦广场,一场中医药文化惠民市集,却热热闹闹地启动了。由五华区卫生健康局主办,五华区人民医院承办,五华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协办的 “五华区中医药文化惠民市集” 正式启动,这场沉浸式的中医药文化盛宴,温暖了无数市民的心。

“这次中医药惠民文化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中医药文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更是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契机。”
五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家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中医药惠民文化宣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具体行动和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惠民”,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其根基在于“文化”,就是要让中医药知识、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推动中医药惠及民生、繁荣文化,是一项长久需要坚持、发力的事业。我们希望通过类似的活动,真正让中医药走进五华的千家万户,助力‘健康五华’建设。”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燕妮介绍:“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五华区人民医院派出了所有和中医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包括中医疼痛科、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针灸认穴、拔火罐、按摩推拿,给予群众手把手地现场教学。”

五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刘岩松,从医已经8年,在康复科工作也有3年了。谈到康复科领域,刘岩松表示,其实,现在很多群众还缺乏对康复科的正确了解。
“康复科主要是针对患者由于疾病或者治疗后,而引起肢体活动障碍或者意识障碍进行治疗。主要范围分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脑瘫康复和植物状态康复。神经康复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导致的身体器官出现功能障碍而进行康复。骨科康复主要是由于骨伤而引起肢体活动障碍,进行康复……”

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药厚德,痌瘝在抱。
稍后,随着云南省名中医刘明的到来,现场慕名而来的群众,立即有序地排起了队。刘明是原昆明市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也是云南省“兴滇英才”名医,国医大师张震的学术继承人……
切中时代痛点,开出济世良方。
市民段女士长期脾虚,诸多症状累积。刘明主任详细询问了段女士病情,指导助手开出药房,精心给助手讲解每一味中药的功效和用量。

每个平凡的梦想,都有缔造奇迹的力量。
在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卫生院的帐篷前,医务人员将一些装满各种中药切片的小腰包摆在桌子上,请参与活动的市民辨别中药材。对猜中的市民,医务人员会给予小发卡等奖励。个性化的小发卡,让参与活动的市民爱不释手。

黑林铺街道卫生院中医师宋定高介绍,一直以来,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居委会经常送医进社区。前不久,黑林铺街道卫生院联合龙院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老年人体检及辖区残疾人体检活动,保障了辖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提升了特殊群体的健康管理意识。

之后,街道卫生院将继续与社区居委会加强合作,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策划并开展更多惠民利民的健康服务活动,为提升辖区居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文图/张 密 张红飞 周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