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依法严惩拉踩引战和攻击谩骂等行为,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整治乱象举措,彰显了整治体育“饭圈”乱象的决心,为运动员积极备战和体育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体育是展示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绝不能让“饭圈”乱象玷污其纯粹。整治体育“饭圈”乱象,需以监管、引导、自律三力协同,还体育一片纯净天空。
强化监管力度,让乱象“无处遁形”。监管是整治体育“饭圈”乱象的关键力量。当前,一些“粉头”账号频繁侮辱谩骂运动员、教练员,“自媒体”账号炮制谣言、恶意炒作,更有冒用运动员名义敛财牟利等行为,严重扰乱体育工作秩序。只有强化监管,才能让这些乱象得到有效遏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行为边界,让监管有法可依。对违法违规账号和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网信部门与体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线索移交、问题研判和会商处置,形成监管合力,不给乱象滋生的土壤。
加强正向引导,让理性“深入人心”。正向引导是整治体育“饭圈”乱象的重要手段。畸形“饭圈文化”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粉丝缺乏理性认知。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正向引导,让理性观赛、追星的理念深入人心。主流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多宣传体育赛事本身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减少对运动员私生活的过度报道,避免引发粉丝的非理性关注。中国乒协、中国篮协等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发布文明观赛倡议,国乒队员集体录制宣传片讲解“文明观赛”方式,都是很好的引导方式。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看待体育明星,将关注点放在体育竞技的魅力上。
提升自律意识,让纯净“回归体育”。提升自律意识是整治体育“饭圈”乱象的内在要求。体育系统内部要加强自律,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人员应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抵制不良风气。运动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理智看待名利,专注于提升竞技水平,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粉丝树立榜样。体育协会和俱乐部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赛事组织和人员行为。网络平台也应提升自律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对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及时处理,下线违规产品功能。微博、抖音等平台针对体育“饭圈”乱象展开专项治理,就是自律的体现。
整治体育“饭圈”乱象,关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乎清朗网络空间的营造。以监管之力筑牢底线,以引导之力树立导向,以自律之力提升自觉,三力齐发,定能让体育摆脱“饭圈”乱象的阴霾,回归其纯粹的本质,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老子山镇(周丹丹)
原标题:《洪声E评 | 凭“三力”破体育“饭圈”阴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