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长江江豚调查队在靖开展野外考察,当天观测到十多头江豚组团“春游”的场景。据统计,目前,长江靖江段江豚种群数量已在40头以上。
当天上午8点,调查队乘船出发。在行至相应点位时,考察队员将被动声呐监测设备投放至江水中,搜集记录长江江豚、船只、鱼类等水下声音信号,并随即利用电脑读取相关数据。当船行驶至江阴大桥往下500米左右的江面时,考察队发现了十几头江豚的踪迹。“通过无人机观察,这应该是一个集体行为,与江豚繁衍季节是相吻合的,并且这段时间它们正在觅食,江豚整个形态是比较饱满的,也说明这个江段的江豚健康状况比较好。”长江江豚调查队专家汪正飞告诉记者,每年的3月~8月,是江豚繁殖的季节。在这段时间,考察队能更好地观测到江豚种群、个体之间交流的情况。
从2021年开始,长江江豚调查队开始在长江靖江段对长江江豚进行观测。今年初,调查队启动水下、船上、空中“三位一体”式的监测,以更丰富的手段调查靖江段长江江豚的数量、栖息地质量、鱼类资源、水下噪音等基础数据。汪正飞表示,目前已可准确判断,长江靖江段两个种群的江豚总量在40头以上,这为了解长江江豚的进化历史、开展长江江豚保护提供了有力保证,两个族群的分布也为长江江豚的种群繁衍壮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局长王伟介绍,长江靖江段江豚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我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程度。靖江段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水域,具有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渔业资源,也是江豚嬉戏的关键区域,通过调查江豚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和活动规律,能够给我市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江豚的“活跃”印证了长江靖江段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鱼类资源明显丰富的趋势。靖江段的调查数据也可以为环境治理、渔业资源恢复提供依据,助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此外,长江江豚的保护调查,也能够提供更多有益、有趣的科普教育素材,便于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公众参与保护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全媒体记者肖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