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莲沁小学在弯腰沟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盛义摄
图为东兴镇引导群众用传统纸钱兑换新鲜菊花或祭祀绢花。东兴镇供图
春风拂绿柳,追思寄深情。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我市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持续巩固移风易俗成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清明的意义在传承中深化,在创新中延续。
缅怀英烈赓续红色基因
清明时节柏松青,万籁无声祭英灵。3月27日,斜桥镇港阜社区组织党员和学生代表前往弯腰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清风明月颂扬英烈”清明节主题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整齐列队,低头默哀,依次上前敬献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无限追思和崇高敬意。随后,大家走进弯腰沟革命纪念馆,聆听老党员深情讲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在郁建兴烈士牺牲22周年之际,西来镇组织党员干部、少先队员走进新建成的“郁建兴烈士事迹陈列馆”,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默哀致敬。少先队员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铿锵誓言回荡陵园,“红色种子”在幼小心田生根发芽。
沉浸体验感悟生命厚重
3月27日,市殡仪馆以“移风易俗节俭办丧”为主题,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近距离探访“人生终点站”,沉浸式感悟生命的厚重与温情。
活动通过参观场馆设施、体验告别仪式、生态安葬讲解等形式,传播了厚养薄葬、节俭治丧、移风易俗等文明理念。座谈环节,大家纷纷畅谈参观体验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这次近距离探访让我感受到殡仪服务这个特殊行业的温度,对生命更加敬畏。生前尽孝胜于重殓厚葬,长辈在世时,多给予陪伴和关怀才是最大的孝心。”市民王先生由衷地说。
文明祭扫共赴绿色清明
祭扫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我市各地多形式开展文明祭扫宣传,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绿色祭扫新风尚。
“一束鲜花寄哀思,胜过焚香烧纸钱。”3月28日,西来镇“百姓名嘴”宣讲团走进见南社区,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宣讲。宣讲员顾露甜用方言土语讲述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倡导大家主动选择鲜花祭扫、植树纪念、踏青追思等环保方式祭扫,为春日增添生机,让思念与文明相伴。在随后举行的“文明议事会”上,10余名居民代表围桌而坐,围绕“如何推广文明祭祀”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形成“党员带头、志愿劝导、积分奖励”等8条务实举措,让清明更“清明”。
东兴镇在惠丰公墓设置“纸钱兑换服务台”,引导群众用传统纸钱兑换新鲜菊花或祭祀绢花,并同步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推广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祀等绿色祭扫新方式。
创意活动探寻文化源流
清明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传承,我市各地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慎终追远的人文意蕴。
西来镇中心小学“清明文化小课堂”上,志愿者陆云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带领孩子们探寻踏青、插柳、吃青团等清明习俗的文化源流。西来镇中心幼儿园里童趣盎然,孩子们手持彩纸、剪刀,用稚嫩的小手剪出一朵朵立体“追思菊”。
斜桥镇斜桥村举办“清明寻春手作绿意”主题活动,青少年们发挥巧思、精心构图,一粒粒纽扣经过摆放、粘贴,排成绽放的菊花、化作垂丝的柳条、凝成飞舞的春燕,在方寸间定格春日物象,寄托绵绵追思。
(全媒体记者鲍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