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骏,笔名迟客,浙江杭州人。执著于文字中人性的真与善美,以真实的声音堆砌诗骨。涉猎小说、诗歌、散文,坚持孤独的有良知的自由写作。
1.乙巳书
夜如病人癫痫突发的寂静,让一个因为昏厥而失声的世界,短暂获得死亡一样、格外旷远的寂静
而爆竹与烟花的饕餮终于又一次以拉锯战暂时击溃天空的宁静
至始至终,我安静的石头,不为外在所擒缚
它在挫败以后,学会以黑色的眼睛惯看黑夜的潮水
学会分辨潮水的高处,暗物质般存在的星碎
学会蔑视,沉默,一笑而过,以及远遁
并不是没有悲伤,并不是没有寒凉
就像并不是没有疲惫,没有忧伤;我的石头一直噙满泪水
静,与净,是它圆满的道心所在
2025.1.29
2.寒凉之境
家徒四壁。房顶塌陷。抬头便看见寒月,瓦霜,星星索
伸手便接住发凉的雨滴,而冷风就在身体四周游走回蹿
我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现时生活重播
但是,一切是真实存在的,分辨毫无意义
回到现实世界之前,我嘲笑自己庸人自扰
就是梦里,我也意识清楚,知道梦境非虚
不过是现实生活投入镜子的照影
我在梦中,始终以沉默看清走进破屋的每一张脸
他们没有与我说话。而我,像一个冷漠的隐藏者
怀揣旧账,以审判者的目光刺穿他们身体内部存在的暗夜
2025.1.27
3.雨麓
我走过林麓,在一座庭院驻足
老旧的房子,废圮之所
我在寻找一个身影,还是寻找一段往事
不得而知。整个下午,我都在雨水里聆听风回旋过树枝
又牵萦一声鸟鸣,或者山下的人声和汽车喇叭
曾经的旧誓,掌中的星眸,你侬我侬的电影回放
像来自她的黑发,细密缠丝我心的泥土
2025.1.31
4.除夕帖
一岁除,一岁消。来日益增,去日弥短
我在山前,遥望一座山,山从来不属于我
一如山的更远处,层壑,暮云,霞天,从来不属于我
一如躯壳的寄宿,我从来不属于自己的左手右手
一如生的孤独,我短暂属于存在,而存在从来不属于永恒
无我;万物非我,即我
便破茧,飞越死的黑色
山河清空,我自清空
悦赏烟花一瞬的美
2025.1.28
5.浴梵;真净之身
从木雕石刻掏出慈悲敬畏
从泥塑彩绘请出神仙菩萨
于是,庙宇的金光,经卷
在僧侣打坐的蒲牢,生成须弥山之远
三千大千世界终将飞鸟一样
溶入身体的白灵魂
归于天空
七香海,七金山,咸海,四大部洲
如恒河,帝释天,日月之转轴
俱归于狭义,或狭小
在浩瀚的身体里,击溃灰与黑的暗质
生命由此抵达天空:广阔,辽远
以素心,不惹尘埃
偶然和必然的,会有一只穿山甲
内部暗藏大地的沟壑与山峦起伏
偷偷探头
但是,也是仅限于抬一抬头啊
人类的刀斧之心
泯灭于身体的白灵魂
一个有罪的,忏愧的僧侣
以自我救赎的白光而非木鱼和袈裟
遁出法相之外
2025.1.13
6.蒙难之羽
同类的召唤,不过是猎户的陷阱
雌雄合鸣,金画眉鸟录音交汇
山林中的歌神循声觅迹,啼啭求偶
多么美妙的回应啊,清亮的,富于变化的雄性之歌,较为单调、轻浅而稀疏的母性和弦
来投!白色眉纹,暗褐飞羽,囿翅为囚而传唱趋哀愈烈
控诉,深仇重怨的檄文,在此日此时归于棉花垛内的针落
宿命如紧箍咒之金箍。没有门窗或通道允许飞翅脱于樊笼
那双大手,那个黑布袋,那个精致的鸟笼,不过是多舛的道场转换
受难!苦其一生没有摆脱的戕害,实乃傀儡之偷生的炼狱永堕
它们,与众多连体的被奴役者,在世界机械与邪恶的转轴被蹂躏,被诛心
渴望救赎与自我救赎的原身,在现实绞肉机式的特定轨道,血肉横飞
求告无门。求告无门。被攫取与占有的鸟生,被面具人扼制,掏空,设置
而醒悟与反抗之铁,一直在桎梏与藩篱之间,目眦尽裂
在罪与非罪面前,它们无法还给自己清白,自由,以及温暖
2024.6.13
7.在墨水里
黑夜的墨水里,一个被淹墨的人形
借助屏幕的萤光,探路
黑色的眼睛,始终与墨水暌离
每一步,都沿循光明的矩点
不记深浅、高低,前路依然属于未知
可以哭一哭,唱一唱,或者聊以自嘲地笑
生的修罗场,像马戏团纵跃的马匹
囿于栅栏,界限;被动为驭
所以,黑色的眼睛总是流出泪水
在墨水里,寻找火,星宿,经卷和庙宇的金光
而光,黑眼睛的白灵魂,引领墨淹的人形为侣铸
在抵达与未抵达的正道,以死为休
求证
2024.1.1
8.夜,回溯
擦拭,镜中的人像
我们一直想要和他们对话
想要修复他们趋于漫漶的音容
刺出胸廓的荆棘,尖锐之刺青葱
昔日重来,如河水倒流的电影回放
让灵魂深处的画面沾染泪水
他们,在被丢失或者遗忘之前
是铅铁,是刀枪,是字迹缺失的碑石
我们伸出手,抓到虚无
追觅之路的迷宫,他们的身体永远隔着烟云,不成真实
却真实的,以荆棘之刺
划割过往
2025.1.1
9.过南峰塔
老树还在塔顶作着某种抗争
而清江之北,与之对峙的是北峰塔
山峦绵延,江水东流
除了改变,就是适应
除了放下,就是执着
新生的草木与腐朽的枯木背悖
坍圮的石台与残缺的碑文通连
自然和必然之间存在矛盾的载体
很多事物没有对错,表相并非真相
两座塔,是两个固执的老人
也是与时俱进的自我坚持者
2014.11.14
10.病中,乌龙登顶,瞰大江流水与群山的黄昏
一束强光
射亮黑夜之城困顿
孱弱与疲惫中
依然坚持寻找远方
和自己的
灵魂
以苦难为汲养
逆水行舟而不止
不死不休站立与前进的
大地之子
是时间
以及自己的
英雄
他听到
暗河遁失的浆声
看到死神因为敬畏
放下镰刀
又因为自然的力量
机械刈割
在他自己的城堡
即便黑暗
永远存在光亮
存在歌声
存在树叶一样颤栗的
渴望
或者欲望
灵魂仿佛粗砺的树身
当他自我感应与触摸
听到河水流过生命的声音
看到树干上凝固为历史
正在聚集或者生存的星星
泪水开始晃动
但是没有掉落
因为学会微笑和坦然
他如此镇静与淡定
如此波澜不惊而深邃
如此无所畏惧而热爱生活
惯识秋凉
惯送蝉声远
惯看大风偷走尖埃和露水
用火光击溃无垠的黑暗和寒冷
溶入经卷上的月光与铭文
譬犹麦穗浆果
日益盈实而沉静
听,皇帝打钟
他在打磨青铜的眼睛
黄金的耳朵
他是日晷中
自己的皇帝
吮吸蜂巢中
痛与甜的蜜浆
不关心死亡的梯子
实质是上行还是下移
野渡无人
空山旷远
一道闪电划过时
江河辽阔于合十
海天澄明于鹰翅
卸去铠甲的肉身悠然禅定
众妙之门
水回到了水
大风消失于大风
2024.11.1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