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子默,70后,江苏人,居南京,诗歌散见《草堂》《扬子江诗刊》《诗收获》《太湖》《小诗界》《解放军报》《法治日报》《中国国防报》《扬子晚报》等报刊,有诗歌被中国诗歌网评为每日好诗。


  1.孤独的鱼


  机场里人来人往

  我们都在埋头看手机


  被吞进机腹

  呼吸彼此的空气

  扣好安全带,茫然

  把命运交给天空


  邻座,一个壮汉不停盘弄手串

  另一个盯着报纸搜索远方

  谁也不说话

  比邻若天涯,天空是

  无路可退的悬崖


  我们都有不知所往的冒险

  也有唯一的旅行终点

  比如此刻,我们像漂浮在

  虚无之中的鱼

  紧密相拥又各奔东西


  2.皮影戏


  古老的兽皮比活兽生猛灵动

  千刀万剐方刻成人形

  藏在幕后替死人诉说悲喜


  露天广场人头簇拥如蚁

  被皮影紧紧提着

  在白色幕布上唱念做打的仿佛是

  我们,手心攥着汗

  想挣脱,又被夜色摁进椅子


  唱腔里蓄满流水、回声

  过去和未来在今晚弯曲

  影子浮在夜空

  被一张兽皮牵着东奔西走

  幕后操纵的人也屈服于某种法则


  是谁?把兽皮按在幕布上

  替我们说话

  是谁?让我们入戏后又拽走

  明月高悬,散场后仍不肯熄灭


  看着我们走在无垠的夜路

  仍走不出那块反复用旧的白色幕布


  3.陀螺


  “快,再快一点”

  皮鞭如弦,诉说痛与快的辩证法

  天色渐暗压低抽陀螺的小孩

  再抽一会儿吧


  明天,他们将会削成陀螺

  路边树、江中漩涡

  蚂蚁、寒蝉、中年的我们也是


  万物的手臂已长成鞭子

  星空也上紧法条

  不停抽打自己,加速自转

  抵抗停下即倒毙的宿命


  哦,我们所处的蓝色星球

  像一滴泪孤悬银河、不停旋转

  可怕的惯性产生幻觉


  我们在原地转了许多年

  却没有离开自己的牢笼半步


  4.微笑的佛像


  寺庙里,香火呛肺

  木鱼啄心

  佛像,背负

  香客们沉重的愿望打坐

  仍慈眉善目地笑


  山壁间的佛像

  斧削刀刻、日晒雨淋

  数千年没有吐露一个苦字

  只慈眉善目地笑


  他们迎着疼痛

  一遍遍凿空自己

  直到空无一物

  盛满微笑


  5.谒鸡鸣寺


  有罪的,有难的,有盼的

  把自己押上山,跪在你脚下

  口吐莲花一样的祈愿

  袅袅蓝烟托起摇晃的天空


  银杏树结满香客淡绿的愿望

  你菩萨心肠,一一答应

  香火的灰烬一层压着一层

  像雪随时会坍塌


  到山下坐坐吧

  把所有苦水倒入玄武湖

  轻柔覆盖坚硬的悲伤


  你看玄武湖水上涨

  吞进更多苦难,求佛人仍如长龙


  突然,你跪下,拜向求佛人

  愿每个人的双臂都是拂尘


  6.香堂庙


  曾是戴庄村的一座破庙

  生卒不祥,孑立乡野

  坍塌、重建、再烂掉每根骨头


  后来废墟中扶起琅琅书声

  一所乡村小学也囤积粮食、饥饿


  现在,发小们佛珠般四散

  托钵在城乡各处

  木鱼撞击着更大的饥饿、不安


  它再次修回一座庙,不时忏悔

  当初不该翻开字典里的荣华富贵


  飞檐上的神兽缄默如铁,默算

  它下一次的必死之期


  7.一粒沙的重量


  在我脚底的某个部位

  已背井离乡,陌生几千里


  感觉不到存在,苍茫沙漠里

  众多孤独中的一粒

  挤在一起,亿万年无人在意


  随我迁徙,书桌上的沙漏

  有一粒还卡在瓶子的上半部

  仿佛卡住我的喉咙

  屏息祈祷,希望它慢一些坠落

  此时,它比世界还重


  秋风忽吹,又钻入眼底

  一条河突然涨水

  心里的苦全部奔涌至此

  又怎么样呢,比一粒沙还轻


  8.台风过境


  从大海漩涡中腾起

  挥舞它嘶吼声里的扫帚,清除在稠密中

  荒废的人间


  杨树拦腰折断

  树冠空出来的地方,铁皮广告牌的

  一角,摇摇欲坠在它的

  商业价值上


  行人作鸟兽散

  铁篦梳过般的街道,剩下一个中年

  男子绷紧身体,压着内心的

  台风斜行


  在十字路口,被一直攥着他的某种

  方向松开

  他只能贴在一柄雨伞上


  但他还拥有那雨伞


  那伞把,一直握着

  那伞骨,一直撑着他


  使他相信,朝任何一条马路

  再走上不远的一段,就能离开

  飓风统治的世界


  9.迁徙


  西风吹来

  树上没有什么叶子了

  天空,几只大雁

  变换写着“一”或“人”字


  天气暖了

  它们飞回北方

  还在天空写着“一”或“人”字


  而人类迁徙,则在

  天空、地下、水里写着

  捉摸不定、拥挤不堪、一团乱麻的字


  10.洁净的红星河


  你们的母亲河是长江、黄河

  我的是穿越袁庄镇

  狭小得让人心疼的红星河


  上游的人浣衣、淘米、涮马桶

  洗泪水、鸟鸣和光阴

  下游的人一样浣衣、淘米、涮马桶

  也洗泪水、鸟鸣和光阴


  它接纳生活的所有污浊

  又毕生流着清白

  河底黝黑的淤泥生生不息

  孕育着另一种白


  现在,它在我胸膛流淌

  月亮以洁白之身

  一再勾引它突围,酿造大面积乡愁


  我紧紧捂住,你知道

  如果红星河决堤,我一定是那粒沙

  不再含在袁庄镇悲伤的眼里


  11.茶马古道


  尘烟吹尽,马去人空

  茶马古道悬在半山

  山石嶙峋是静止的马蹄


  峭壁里小草孑立

  依稀离人的身影

  蛛网虚张,粘着几只昆虫

  早被马尾拽进黑暗


  此刻,我们伫立危崖之下

  咀嚼着茶与马的前世

  听远去的蹄声

  天空和古道的空寂里

  隐隐有新的马队摇铃而来


  我们的蓝色星球——

  一粒尘埃,在宇宙巨大的脚掌下

  不停地匍匐、行走


  12.街边的桂树


  又一片金黄挑亮秋天

  香气拦住我的去路

  仿佛平行世界派来的邮差

  地铁驶过

  这个早晨如此迷人

  一对老夫妇踮起脚尖凑近桂树

  凑近秋天的心,闭眼

  万物都已消失

  只有桂花的香味弥漫

  多么美好

  街边多了两株相拥的桂树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