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默
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新禅诗”概念,并进行写作实践,成为新禅宗诗派代表诗人。
1.12月初 栖霞山
三月未雨空气干燥
泛白的树枝上
飞尘万点
石隙间枯溪边
新落的红叶
游人未觅
一块巨石后面
轻风柔草
隐映几株翠竹
小红果饱满欲坠
像是去年所见
左拐一条草径
古木更幽深
思维如电
智语遗落林间
古寺又现
哐当一声
那边有人
把可口可乐罐子
扔进了山崖
1995
2.雪霁
阳光跳跃在屋顶上湖面上
刺激而有趣
又粘上稀疏的林木
积雪初融朝南的一面
露出粗糙的树皮
好像还湿漉漉的
另一面孤冷冷的白
对着湖面
风从山那边吹来
像精灵似的
穿过阳光地消失在阴暗处
我骑车从太平门走过
我的身影消失在
高高的紫金山影中
1998
3.十二月
十二月,留下最后的色彩
红、黄、褐、绿
晦暗的天空,黑色的枝条
果实和树叶,裹杂在一起
寒霜比秋风斯文,也更冷漠
黑暗中,绿变成黄,再到褐
最后是脱落,是飘零
每一天的变化,都是那么迅速
只有黑色的树干,依然指向天空
独自挥霍着阳光、雨水
朝南的一面渐渐显出灰白
而夜晚,又全部沉入黑暗
它们总是要腐烂的
如果被砍下,树干也将成为灰烬
松树站在光秃的树林里
似乎是一个旁观者,但更像叛徒
2007
4.残雪
仿佛一只只小白猫
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
它们的眼睛在天上
爪子,伸进来世
我坐在去禄口机场的
汽车上,我在尘世
2008
5.12月14日,在幕府山
厚厚的树叶
静静睡在山谷中
阳光在稀疏林间穿梭
栗色中现出灰白,斑驳
空枝,喜鹊开始鸣叫
现出清晰的身影
太阳在小山顶上
一棵大树的枝丫中间
眼睛或镜头,难以捕捉
眨眼间,它到了树的右侧
麻雀,突然从翠竹中起飞
如同山林的涟漪,渐渐消失
蔷薇、枸杞,还有一种不知名的
小红果,它们是冬天的孩子
冲破了清冷的空气,带来惊喜
我抓住树枝、山岩,终于到达山顶
高大的烟囱、楼宇,桥梁和学校
文明、秩序,城市在闪烁
电视、网络、面包、超市
厨房里面,炉火在燃烧
妻子关掉电视,丈夫解下围裙
他们的孩子,第一个爬上了餐桌
2008
6.大雪
大雪带来了什么
意外的惊喜,浪漫的爱情
一场交通事故,一次列车的晚点
奔跑,摔倒,或者一串欢笑
白茫茫一片,似乎要埋葬一切
却永远不能遮隐——
河流和湖泊,以及车站移动的黑影
大地的眼睛,越发明亮
2008
7.雪后
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
雪后的空气清冷、幽秘
世界干净而透明
像一块刚刚擦过的玻璃
又似一盘重新开始的棋局
黑与白,悲与喜,从容与匆忙
动者愈动,静者愈静
记忆,冬眠深处的蛇
突然苏醒,伸出了舌头
树影、车流、岩石
岩石背后的风。风中的叶子
叶子下面的拥抱和亲吻
雪覆盖了山峦,多么短暂
唯有静虑,像冰棱
在缓慢的冬季,在黑夜中
持久地悬着
孤独的冷冷的芒刺
2009
8.在玉龙雪山上
我看见了马、牛
松树一动不动
树枝上挂满了许愿牌
山顶上,雪在飞舞
抑或阳光跳跃
孔子、达摩,毛泽东、释迦摩尼
我想起雪山两边的大人物
还有尼克松,鸟、以及翼龙
2011
9.冬日在紫金山中
我看见玉兰花在枝头含苞
腊梅盛开,清冷的空气里
混合着淡淡的清香
我看见朴树上一只鸟巢
喜鹊优雅的长尾掠过半空
我看见树木兄弟般簇拥
又各自伸向自己的天空
连理枝紧紧地拥抱
让人心生无尘之爱恋
我看见远山身着两件冬装
里面是雾霭,外面是阳光
我看见我的影子,叠印在落叶间
渐渐拉长,直至消失
2013
10.两只白鹭
两只白鹭在蓝天下飞翔
白云往事一样盛开
这一幕倒映在一条真的河流里
多么美好,这个雪霁初晴的早晨
转眼间,白鹭向太阳,向山峰飞去了
镜头再快,已捕捉不到它的身影
我站在桥上,惘然若失——
谁的白纱,谁的白裙?
我还是拍下了这张照片
白云倒映在一条真的河流里
他们说,这太像一张油画了
多么美好啊,那个雪霁初晴的早晨
2018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