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杏树


这时候杏树金黄,龙袍加身,是皇帝

这时金灿灿的叶子开始落,没有风,北京空无一人


时分在傍晚,杏树站在路旁,庙堂在路的尽头

叫什么路,乌有路

叫什么庙堂,叫乌有庙堂


书本上说

从这条路走下去可抵庙堂

书本上没有说这个时候铺天盖地的红,堪是遮望眼


甚是目空一切

这时候杏树金黄,龙袍在身,是朕


2.山楂树开花


一棵山楂树开满白花

在几万棵其它树中它爱着自己,表白,表白,遇到打柴人

坐到树下,放下的柴刀,佛一样


转过几个山

一个山洼里几百棵山楂树在一起开花,没有其它树

枝头上是白花,落地上是白花,没有一张叶子

它们爱着自己,表白,表白,其实是燃烧,燃烧

火中烧出白瓷

或者火中打出柴刀,放于一旁,佛一样


爱在今天,明天,第五天,以后的时间交给佛

以后长出的叶子会有自己的主张


3.看到倾泻的那个人


寺庙在半山上开着门

红色的院墙和檐顶在绿树中睡眠

小城人民在山下过日子

摸到一副好牌的会说,哟,菩萨保佑


熙熙攘攘的生活日复一日

他们的心会有尘埃,有欲望

偶尔生出怨恨,偷蒙拐骗的事时有发生

甚至于杀人

这时的他们又会说菩萨保佑我,菩萨保佑我


十五的月亮曾经提着一湾江水

到寺庙上倾泻,长久地沐浴着看到它的那个人


白云经常从天空走过,又或停在空中

若是想些什么


那个人抬头看看白云,又看看低于白云的寺庙

低头继续做自己的事


4.远在远方


祖国日夜唱歌

今日何日兮

一隅而言,一日日无,小草衰败,一日日生,树木开花

我在窗前读书,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


远桥流水,原野蔗林,如此甚好

上南宁读书,认识低一年级的外语系女生,如此甚好

一别二十一年,不甚好

虽然我喜欢漫长的旅行,二十一年了,真的不甚好


没有浮云的日子,我想过出一次远门

空着双手,身无一物


5.坐火车无数,到过的地方无数


高山小镇的月亮看到广西,看到广东

一条铁路爬上来,把北搬到南

隔着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清风上来,白云上来,旅馆房间要预订


星期五晚,星期六一日,星期天下午回去

在盛夏,广东人上这里消暑

广西人到广东的海边晒太阳,游水,搭月亮的慢车翻过山


我预订了小镇的唐朝,宋代,明清,民国

我买下高山牧场之山顶以下,包括一条河流的出处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我买下

一生牧羊,看牛,放马,坐火车无数

把北搬到南,把南搬到东,把东搬到西


到过的地方无数,最后我在小镇终老

身体里的七个房间住满了清风和白云,它们是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6.青草被人踩来踩去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也是它的平常生活

走在草地的人过普通日子,我是其中之一

晚饭后到江边散步

许多人和事也在我的肩膀和头上

踩来踩去

现在我出来换换空气

草是弯了,暂时的

人们走后它们很快又直起来

也许不是原来的直

一生都这样

人可不可以这样呢

那边很少有人踩来踩去的青草

长得很好,很直

一个拿剪刀的人正朝它们走去



诗人简介:盘妙彬,男,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现居广西梧州。


云舒点评:

从俗世生活中来,又适时抽离出去,天马行空,行走天涯,在万紫千红的大自然中开辟出一条特别的通道,让自己的灵魂到达空灵的状态,从而可以与自然万物自由而舒畅地交谈,并与它们融于一体,使自己的呼与吸都具有了一种清新、干净、纯粹的味道。这个时候,世界真是可爱啊!沉入其中的人成了统领世界的王,也成了自己的王。而与自己相邻的植物也是王的一部分,或者王的护卫。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最好状态。植物有了灵性,人又有了植物的单纯与自在,这是与宇宙对话的最好方式。让自己低于尘埃,吸收大地的供养,又以植物的状态重新活在没有任何复杂关联的清澈的世界,身心便会获得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轻灵感。当人在某个时候,有了这样的情感领悟或者灵魂的自由翱翔,世间的一切困苦又有多大的妨碍呢?


以上一段话是我读诗人盘妙彬的诗时瞬间产生的感悟。也许因为我自己也写诗的原因,我能体会到诗人那种不为常人所知的奇妙的写作思绪。可以因为银杏树的金叶看到乾坤里的波澜,也可以因为山楂树洁白的花儿想到爱的纯净与美好。《看到倾泻的那个人》这首诗半真实,半虚幻。那个人有诗人自己的影子,他活在俗世的七情六欲里,又活在月光照射下的宁静而悠远的天地之外。被月光沐浴过的那颗尘心,有了佛的高远心境。


而后三首诗有点像是坐在月下的静静回望。过往岁月里有意或无意划下的点点斑斓像闪烁的星星一样,在他宁静而波澜起伏的内心掀起了不易察觉的小小浪花。可以激情满怀,日夜欢歌,可以浪迹天涯,行走江湖。经历与感悟,爱与被爱。承担与提升,生活与被生活。可能会被高人托举,也会像高人一样托举别人,在踩与被踩的交替中,获得一种从俗世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有力度又最令人骄傲的顿悟。


所以,我们读诗,有时读的是一个诗人的心语以及他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孤独远行的心路历程。这颗特立独行的心,所感悟和领受到的世界模样,是波澜壮阔又浩渺无比,是可以任由他那颗从尘世中锻造出来的慧心,随时沉浸于一种被完全抽空的,深刻的宁静与纯粹里。



云舒,另网名:杨沐云舒、易湄、沐云舒、杨沐等。本名:杨龙美。江苏东台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出版诗集《凝听灵魂抽穗的声音》,散文诗集《岁月划痕里的断章》。


来源:北斗诗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