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年(戊午)康熙十七年,冒辟疆68岁。

  冒辟疆作游吴倡和。

  在寒食节,冒辟疆写六百字的长诗。长诗中写道自己是乙酉年遭遇患难,身家几乎两次丧尽。那是波澜泛井水,他“病死”在张螺浮的大白居,一夜复甦,家中几乎遭籍没。撼荡摇梦魂,举目无一是。然而是“幽居遂心寿”(这是因为董小宛逃回来了,先居住在泰州,等风声松了,才回到如皋过大隐生活)“堂上鲜欢笑,视听伤时晷,苟且刚十年,妄想承甘旨,亲不愿为人,余何以为子”(冒辟疆附有小字解释,先君屡受窘辱,恒祈祝求死)。从时间上看,从冒辟疆和董小宛回到如皋算起, 即顺治四年到顺治七年,正好是冒辟疆被抄家,并扬言要挖祖墓,冒辟疆无奈献出董小宛,得到北京多尔衮的欢心,继而献出董小宛的妹妹董年,顺治赏银要求其造园林,以便今后董氏姐妹省亲,所以冒辟疆的父亲在遭难,已被籍没家产的窘境中,突然发了财。其父只是做清官,二次逃难,三次赈灾,钱都化光了,何来银子。另外,当时兵荒马乱,人心不稳,又有何等心事建造园林。江南的园林一座座地被摧毁,独有冒家有钱造园林。这点从红楼梦的书中也可找到一些线索,那就是贾琏送林黛玉回来,凤姐满脸堆笑说国舅爷回来了, 这就是冒辟疆送董年进京,说董年是其妹子,所以冒辟疆成了国舅爷。另外, 贾琏对王熙凤私下说,再有个三二百万两银子就好了,还有嬷嬷私下谈话说大把花的银子都是化了皇帝的银子。总观起来,这水绘园的建造费用很有可能是从北京派下来的。另外从红楼梦中写道,建造大观园的费用是从甄府划五万两银子,那么是否可以认为造水绘园是顺治从抄郑芝龙处的银子划拨过来的。由冒辟疆父亲负责,冒父一方面在建造园林,这本来是一桩欣喜之事, 但冒父却感到是耻辱,尤其是被乡里人背后戳脊梁骨在骂,所以有生不如死之感,才会祈求早些死为好。本来是董小宛走了之后,堂上也就是合家很少有欢笑,只是在伤哀中过时光,谁知苟且过了刚刚十年,而且是痴心妄想能够承受皇家的甘露恩宠,从这几句话明显说明从顺治七年到顺治十七年,恰好十年是董小宛进宫的十年。

  如何才算看懂红楼梦,其实红楼梦中既有明线,也有暗线。明线是写二玉之间的爱情,即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情”和“情不情”。内中还存在着一条线,那就是暗线,暗线冒辟疆不能明写,如果明写了,那么明亮之人一下子就可以猜出这是在写董氏姐妹,这是冒辟疆在写红楼梦,那不是冒辟疆自寻麻烦。所以只能把元妃写成暗线,使人隐隐约约地知道此人存在,而且对贾府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当然写成暗线的还有香莲、惜春等人。

  在红楼梦的第二回,就借冷子兴的口就说出了:“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这就是指董小宛在顺治七年正月初二选入宫作女史,在红楼梦的第十六回,这时元春加封为贤德妃,这就是清代正史中的董鄂妃封为贤妃,冒辟疆把贤妃二个字中间加了一个德妃,表示两者之间,即红楼梦和清正史中还有所区别,在红楼梦中元妃曾有过亮相,但是着墨不多,因为没有细节描述。所以比较空泛,没有给人留下丰满的具有活力的印象。只是使人感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势。就像一个影子笼罩在贾府,影响着贾府的命运和走势。后来元妃加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承蒙圣上降谕准许鸾舆进入私第。写出了贾府如流水般的化费银子,十分豪华。但是透漏了一个讯息,即元妃居住在一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可不是吗?冒辟疆的冒府还不是靠了董小宛的力量得以建造水绘园,祖孙三代受到皇帝的诰封。而且还恩赐了许多皇宫大内用的衣服、玉器、香料。正因为董小宛成了董贵妃,所以水绘园日日笙歌,夜夜燕舞,好不热闹。而且在顺治十六年董白董年姐妹俩双双来到水绘园,为冒母七十岁生日祝寿。冒辟疆还有了家乐班,乐班中有当时最出名的红角儿、乐师、琴师。

  在冒辟疆所著作的“影梅庵忆语”中有“乞巧”二个字,原文是命余书“乞巧”二字,而在红楼梦中写元春归省时点了四出戏,第二出戏为“乞巧”即“伏元妃之死”。这场戏是暗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而忆语中出现的“乞巧”两个字之后也是讲杨贵妃之死,即姬临终时:“自顶至踵,不用一金珠纨绮,独留跳脱(即金镯子)不去手,以余勒书故,长生私语,凭洪都客述寄明皇者,当日何以率书,竟今《长恨》再谱也。”

  两者为“乞巧”何其巧哉!从中可以看出冒辟疆已把自己和董小宛之间的经历写进了红楼梦,元妃的情节有部分是取材于董小宛,董贵妃即董小宛、即湘妃、即江妃、即贾妃、即元妃。P1312

  一幅画可以说明真相,即董小宛在顺治十六年省亲,这在红楼梦中写成了“元妃省亲”,此画有诗及一段文字:

  “孤山回首已无家,不做人间解语花,处士美人同一哭,悔将冰雪误生涯。”曩与畹兰姊氏学画于水绘园,戏拈梅瓣贴扇,姊作枝干成之,巢民老人谓如此写梅于古法中别开生面,极暗香浮动之致,曾制一扇奉彤章先生,一时传为吾园隽构。戊子(1648年) 残腊,晴雪压檐,紫玄宫太公蜡屐见过,出示孤山感逝之作,命为补图,呼镫醮墨,用煮石山农笔成此小幅,伊人云:逝寒花自荣,诵靖节先生句,觉与太公感逝之作同此凄丽也。董白。钤印:小宛。

  周建锋先生对这幅画作分析,《孤山感逝图》题款内容,有如下几处疑点。杭州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故名孤山。“庚辰夏,留滞影园。欲过访姬,客从吴门来,知姬去西子湖,兼往游黄山、白岳。遂不果行。”这段话出自《影梅庵忆语》之《纪遇》中,庚辰夏为1640 年夏,冒襄滞留广陵郑元勋的影园作黄牡丹雅集,当时已知董小宛去杭州西湖去了,而此时董小宛还没有嫁给冒襄。“孤山回首已无家”意思非常明确,董小宛站在杭州孤山上回首远望,遥远的苏州已经没有家了。而此时董小宛苏州半塘小楼依旧,何来无家之叹呢?此为疑点之一。

  “解语花”语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解语花”指会说话的花。喻指美人聪慧可人。后人也用解语花来比作贵妃:“不做人间解语花”的意思也就是董小宛不想做人世间的美丽的花,而引申来读就是不想做人间的杨贵妃,杨贵妃又暗指清宫中董鄂妃。董小宛的死是清宫三大迷案之一,一直有学者认为董小宛就是董鄂妃,所以此处有将杨贵妃暗喻董鄂妃之嫌。董小宛与董鄂妃早有定论, 此处混淆视听,疑点之二。

  “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应该是暗喻冒襄,但是冒襄此时尚在积极投身功名科举之中,入清后的冒襄以遗民自居,未人官场,终身隐居如皋水绘庵,而此时将冒襄看成入清后以遗民身份自居的冒襄,未免尚早。“美人”应该是暗语董小宛,然自己的作品,自己将自己尊称“美人”,未免也有点不合情理。此为第三处疑点。

  “冰雪”本来是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但此诗中却将“冰雪”比喻为冰天雪地,暗指董小宛曾经不堪回首的歌姬生涯,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后悔当初自己的歌姬生涯毁了她的一生。

  整首诗的意思是董小宛来到杭州孤山游玩,回头望,天地茫茫,苏州再也没有她容身之所,但是她又不想去做皇上身边的杨贵妃。她和冒襄一同哭泣,那曾经肮脏的歌姬生涯毁了她的一生。

  “畹兰姊氏”名叫宫畹兰,是进士宫伟鏐的女儿,也是冒襄弟弟冒褒的夫人。冒褒生于顺治元年(1644),顺治二年至顺治三年间冒襄一家暂留海陵宫家,冒家与宫家商量将宫畹兰嫁给冒褒,当时冒褒才两三岁,戊子年(顺治五年)冒褒五岁,但当年董小宛已经二十五岁,董小宛去世时宫婉兰还没有嫁到如皋冒家,董小宛怎么可能称呼与冒褒同龄的宫畹兰为“姊氏”呢? 画作中题“曩与畹兰姊氏学画于水绘园”,而我们通过冒襄扩建水绘园一段可知,水绘园是1652年才归冒襄父子,此时据董小宛去世已经一年多。董小宛如何 1648年就已经在水绘园学画呢?“巢民老人”是冒襄自己的谦称,经常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落款用此号,而1648年董小宛25岁如何称39岁的冒襄为“巢民老人”呢?

  董小宛《孤山感逝图》题诗与题款完全不符合,很多内容是后来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而嫁接到1648年,这件作品根据内容推断有可能是宫家后人作假。因为宫家过分强调了宫家人的声望,过分提及宫伟鏐与宫畹兰,将董小宛意会成后来的董鄂妃,将冒襄意会成后来隐居水绘园的冒襄,不免使人觉得作者有先见之明,能掐会算。

  以上引用了周建锋先生写的大段文章,刊登2018年的“水绘园”内部刊物上,文章判定该作品为贋品,提出四点疑点:似乎均言之有理,无可批驳。但是周建锋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只认为董小宛不是贵妃,而在顺治八年死去了,他不知道董小宛就是历史上的董贵妃,而且死于顺治十七年,现把周建锋先生所提的四个疑点一一予以廓清。

  第一疑点,董小宛曾有二次去孤山,一次是十六岁至十九岁的三年,董小宛是钱谦益的侍姬。第二次是1645年下半年,董小宛随冒辟疆南下途径杭州孤山,还到富阳,桐庐,最后在盐官落脚,可以猜想董小董写此诗是在顺治十六年,董小宛前来如皋省亲,那时董小宛36岁,她和冒辟疆分离了,成了贵妃, 当然是孑孓孤身。如皋已不是她的家,她也不认为北京皇宫是她的家,故有 “孤山回首已无家”之叹。

  而此画是紫云宫太公作于戊子年残腊董小宛在顺治十六年时在此画上补写诗及文字。

  第二疑点是“解花语”,既然周建锋认为解花语乃是董贵妃的代名词,那正与董小宛的身份相同,则无需赘语了。这解语花指的是唐明皇赏“千叶白莲”董小宛别名叫董白,又称青莲,这白和莲正和唐明皇所赏识的白莲相合, 故称董小宛为解语花是最恰当也不过的了。

  第三“处士”,关于处士这一帽子套在冒辟疆的头上也是最恰当也不过的了。至于自称为“美人”被周建锋称作为之过,董小宛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当董小宛要嫁给冒辟疆为妾时,连吴梅村也为之倾倒,连连惊呼冒辟疆享有艳福能获此绝代佳人。不是董小宛貌似天仙,多尔衮如何会为之丧生,襄阳王为之失魂落魄,顺治宁可丢掉皇位出家为僧。可见董小宛之美是每个人的共识。

  假如董小宛不是美人,如何能自比为西施,王昭君,所以说董小宛说自己是美人,不只是自信,而是一致公论。至于“悔将冰雪误生涯”则是把满清比作了冰雪,这和红楼梦中取薛蟠的名字,暗喻为满清相一致,薛与雪相谐音。曩与畹兰姐氏学画于水绘园这句话也不能成为疑点。

  冒家与宫家世代友好,“畹兰姐氏”即冒褒的夫人宫畹兰的姐姐某氏,因为董小宛曾和宫畹兰的姐姐一起在水绘园学画,如果是指畹兰夫人,则可简简单单地称畹兰,而不会称畹兰姐氏,加了一个“氏”字,则表示不是指畹兰,而是畹兰的姐姐某氏。那么“巢民老人”的疑点也是由此可解,在顺治十六年,冒辟疆已年近半百, 因为冒辟疆患有足疾,需人扶侍,故称老人也不为过。董小宛和畹兰姐氏为画相聚于水绘园,无可非议,虽然水绘园是在1652年归冒辟疆,但是在此之前水绘园是冒辟疆叔祖的,冒辟疆和董小宛以及宫畹兰的姐姐一起到水绘园作画是极自然的事,董小宛作拈梅瓣贴扇,这种画法在冒辟疆全集中也屡屡提及,并不陌生。再者宫家也没有必要在一幅画上过份强调自家的声望,也不会故意在一幅画上大功干戈,毕竟董小宛是贵妃,顺治十六年来如皋,为冒褒的妻子宫畹兰的画上添写诗和文字,宫家认为是有面子的事,从而可以猜想此画是真品不是贋品。顺治十六年二月九日,冒褒和宫畹兰结婚,董小宛为祝贺,故作画赠之,这可以作为“元妃省亲”的证据。

  作者简介:

  黄伟民,男,汉族,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系反清复明义士黄宗羲后裔。先祖黄越川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共创光复会,后光复会与华兴会、中兴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黄越川系同盟会元老之一。其母彭萍曼系苏州望族,书香门第,清廉世家,其母祖上彭启丰状元及第,彭启丰祖父彭定求系康熙朝状元。

  黄伟民先生6岁始学日文、英文,从事口译、笔译六年,从事公务员20年,从事科技工作13年。翻译、编著出版书籍40余部。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科普一等奖,是上海优秀科普作家。他是上海增爱基金会创会理事、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意交流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史研究员,曾任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特别顾问,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

  黄伟民先生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如派红学的研究,先后著写关于“冒著红楼”研究论文七、八篇,其中有《〈红楼梦〉大揭秘》《古宫词与红楼梦》《中国具有马克思主义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冒辟疆编年诗析注》,还有《与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的时空对话》《〈红楼梦〉中诗词解析》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