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大湖紧邻周庄南侧,成为昆山市与吴江区之间的一段水上分界线。
这片湖湾既是天然的水库和养殖区,这几年在周庄古镇的影响力辐射下,又成为一处新兴风景区。
这里是周庄南湖,俗称南白荡。但据《周庄镇志》记载,周庄南湖一开始并不叫南湖,在历史上一直称作“张矢鱼湖”。
所谓“矢鱼”,是指以看捕鱼为乐,“张矢鱼湖”是为纪念西晋文学家张翰当年喜欢在此湖观看渔夫捕鱼的逸事。
彼时住在周庄南湖二图港的张翰,刚刚辞官回归家乡。游钓于周庄南湖,与世事隔绝,过着悠闲宁静的生活。
西晋是个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但诸多文人雅士放浪形骸、自然洒脱的风骨,成为历代诗人追捧和描摹的对象。
张翰就是其中之一。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提及张翰,盛赞其“风流气韵”。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行路难·其三》
这诗中所写的,为一杯美酒开怀,将千载功名抛之脑后,正是典型的“雅士风度”。
张翰家中世代为官,其自身又是齐王的幕僚。西晋八王之乱期间,齐王一度霸占朝政,晋惠帝却成傀儡,同为司马氏的两人之间家族矛盾异常激烈,而朝廷中纷乱的权力体系和政治斗争漩涡,又让张翰感到祸福难测。
恰逢秋风起,鲈鱼肥。张翰想起家乡丰腴可口的鲈鱼,还有鲜美的莼羹,不禁发出“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的感慨。
思乡之情加上时局动荡,“归乡隐居”便成为他脑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张翰当即辞官而归,也因此躲过不久后齐王政权的倒台,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
欧阳修也为他写下诗句:
“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
南湖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湖水异常清澈澄净。
白蚬、莼菜、脍鲈羹是周庄的特产,在南湖湾莼鲈之思酒店里,至今仍能尝到莼菜鲈鱼羮的美味,白丝鱼、黄鱼、水晶虾等应季湖鲜,同样让人胃口大开。
夜晚,这里则是欣赏南湖月色的最佳地点。站在临湖的景观餐厅前,便可以眺望远处的长桥明月。
潋滟的湖光水色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夜色中被灯光点亮的全福长桥。
东西走向的现代石拱桥横跨于南湖之上,轻巧的桥梁结构纤长延展,充满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
若想一览无余地将湖色收入眼底,游人也可选择乘船游览。全福长桥的桥头附近是环镇水上游码头,从这里出发的游船绕周庄古镇的外围行驶。
因此,无论周庄古镇内如何拥挤,著名景点“双桥”附近如何人头攒动,走到南湖边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夜晚,散步至南湖秋月园,便可以欣赏一场震撼的南湖湾光影秀。
以黑夜为大幕,以天地为界限,薄雾伴随着擎天水柱升腾而起,绚烂的水幕光影就在湖面上旖旎绽放。
周庄拥有著名的“周庄八景”,南湖湾光影秀就围绕八景中“南湖秋月”、“东庄积雪”、“庄田落雁”等美景,呈现出明月当空、大雪纷飞、落雁归来等众多诗意又绚丽的画面。
变幻的画面中水幕、灯光与音乐交融,带来一份夏末初秋独有的清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