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是徐州?!”这是网友的“叹息与无奈”!不消说,徐州又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令网友们共情了。
2月10日,刚刚跨入“千亿县俱乐部”的徐州沛县,一男子吐槽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引发网友热议。而后又曝出当地连夜“跨省敲门”。当网友的关注点从“撕春联”转移到“跨省敲门”,这就是一场失败的舆情处理。
此前一天的2月9日,徐州丰县一段婚闹的视频震惊全网:身穿红衣的新娘虽然不停闪躲,但还是被参加婚礼的男性亲友亲吻。旁边还有人起哄“一口两口三口”,另一男子也上前亲吻她,还用手拍打她臀部。这种人人痛骂的恶俗婚闹,为何止不住?
而一年前的丰县“铁链女”事件,网友至今对调查结果颇有微词。其热度持续之久,可载入中国舆论历史。
有人说,城市要发展,还得靠“出圈”。但这种负面新闻之“丰沛”,令城市形象一再受损,实属尴尬。
刘邦,“丰生沛养”。徐州,曾经大汉雄风,如今能否重振?
(刘邦铜像 “城市圈”资料图)
一、徐州,或许是江苏省最特别的一座城市
说起徐州,也许有人没来过。但她的出行之便利,一些省会城市也望尘莫及。
徐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京沪、陇海铁路在这个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交汇。在中国交通史上,素有“徐州通,则全国通”的说法。2018年1月,徐州东动车运用所正式投入使用,徐州成为中国首个拥有动车所的非省会城市。
徐州的地铁+高铁枢纽,民间认为是“省会级别的配置”!徐州作为二线城市,地铁规划和城市配置一点也不输新一线城市!更夸张的是徐州地铁极有跨越三省的趋势,即规划中徐州的S4要延伸至安徽宿州的萧县,S1要延伸到山东枣庄的台儿庄。
徐州,全国唯一既享受江浙沪包邮,又享受北方集中供暖的城市。
早在2017年6月,徐州就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徐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80个,其中三级医院24家、实现县域全覆盖,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三级甲等医院13家,居全省第2位。全市卫生人员总数9.39万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6.12万张,卫生资源总量居全省第3位、淮海经济区首位。
2022年徐州市三级医院外省住院病人占住院总数的30%以上,超过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医疗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20个市、近1.2亿人口。“到徐州看病”已成周边城市居民普遍的选择。
徐州是地级市最早建立大学的地方且高校密度之大、校名之大(中国矿业大学)、军地院校之多,全国独有。她拥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20万人,拥有各类职业(技工)院校30所,居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之首。其中,中国矿业大学为淮海经济区唯一的“211”大学。
事实上,徐州以其巨大的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优势,早已是淮海经济区十几个地级市居民心中的中心城市。周边县市的人来徐州就医、上学、做生意、定居,成为一种自然选择。
徐州,也是一座历史辉煌的城市。
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徐州,“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常言道:“丰沛收,养九州”。明朝时的朝鲜人崔溥曾沿运河游览,后在其著作《漂海录》中称徐州等运河重镇“繁华丰阜,无异江南”。
煤矿和铁矿是徐州丰富的矿藏。汉代,徐州便有皇帝设立的铁官。这是徐州军事实力的标志之一,谁拥有徐州,谁就拥有制造武器的重要资源,就地取材,以煤炼铁,以铁造兵器,因此这也是历代各路诸侯对徐州垂涎三尺的原因。
“苏徐州”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可见他对自己被派往“兵家之地”的徐州任职还是较为满意的,有被皇帝委以重任之感。
苏轼被视为中国采煤事业的先驱,他在徐州做知州时发现了徐州的煤矿,而正是从那时起,徐州煤矿开始被开发。
“封面新闻”发文称,苏轼还撰诗文详细记述了徐州煤炭的开采背景、规模以及关于煤炭的使用用途。“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瑿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这是江苏对发现煤炭最早的历史记载。自此开启了徐州近千年的煤炭产业发展史,徐州也成为了近现代著名的产煤城市。
然而,到20世纪末,徐州和众多煤矿城市一样,也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恶化、工业衰退等问题。不同的是,向来不服输的徐州,立足自身优势大胆转型,一跃成为了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也成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典范之一。通过几十年不懈的生态建设,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矿坑,蜕变为了风景宜人的绿地公园;昔日的“一城煤灰半城土”,蝶变为了“一城青山半城湖”。
二、竞逐“万亿之城”,徐州被常州甩开1100亿元
一座城市的发展乃至腾飞,一定与经济相关。
江苏省2022年13市地区生产总值成绩单日前发布。江苏已有苏州、南京、无锡和南通四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紧随其后的常州和徐州,则是第五座万亿之城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徐州和常州距离逐渐拉大,徐州被常州甩开1100亿元。
制图:夏夏。(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2022年常州GDP从8000亿元提升到9000亿元的档级,达到9550亿元,增长3.5%。常州2023年成为江苏第五座“万亿之城” 应毫无悬念。
徐州,如今与常州已相差一个身位,2022年GDP8458亿元,增长3.2%。徐州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GDP突破1万亿元。
自媒体“城市进化论”发文分析称,从工业(5.9%)到投资(3.0%),从消费(1.6%)到外贸(2.9%),徐州的增速都处于江苏中游位置,不算特别突出,但也没有拖后腿的指标。作为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徐州转型相对成功,数字经济是其最大动能。2022年,徐州高技术行业产值增长68.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大增104.2%;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77.3%,表现优异。
纵观两座城市近年经济走势,此前一直咬得很紧,差距并不明显。2012年,两座城市携手迈入4000亿元,徐州以微弱优势领先;2015年,同步跨越5000亿元台阶,徐州仍然跑在前面;2017年,徐州和常州又同步突破6000亿元,但后者已反超140亿元。此后,徐州与常州的差距逐渐扩大,2022年已落后1100亿元。
文章认为,常州的发展,离不开近年间新能源产业的狂飙突进。常州把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确定为今年的新春“第一会”。
过去几年,常州凭借汽车工业的底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乘势而起时,悄然“落棋”布局新能源赛道。如今,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五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拥有理想、比亚迪等四大整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产量占江苏一半;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新能源产业已经成势,常州冲刺万亿事半功倍。
徐州虽然被常州大步甩开,但徐州的经济实力仍不容小觑,其GDP还是高于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太原、南昌、昆明、贵阳等一众省会城市。
对照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目标,今年对徐州来说尤为关键。
徐州市两会刚闭幕,1月9日至10日,徐州就举办了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大会。不仅仅是总结去年项目建设招引情况、公布招商引资考核结果,更是表达出了一种确定和信心:徐州正振奋精神,直面挑战,在新赛道上发起冲击。
2月7日至8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及行业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积蓄新的强劲动能。
宋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的徐州已经展现出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更强的动能,徐州现代化建设正在增添厚实“家底”,更有信心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徐州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三、“散装的淮海经济区”,徐州能否挑起大梁?
徐州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才能实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扛起“中心”担当?
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徐州历史悠久、区位优越,是江苏的重要增长极、苏北发展的领头羊,是国家规划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殷殷期望。把国家的规划“定位”变成徐州的发展“地位”。
江苏希望实现“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三赢局面。
但,徐州又因为自身又不够强劲,饱受周边省会城市南京、郑州、济南的超强挤压,不再吸引近邻“投怀送抱”,且现实的钳制又太多。因此,徐州要想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需打破行政壁垒,协调周边城市发展。
制图:夏夏。(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在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徐州经济总量2022年8458亿元,远超其后的临沂(5779亿元)、济宁(5317亿元),综合实力是绝对的No.1。不过,论经济增幅,徐州有压力。临沂(4.2%)、济宁(4.4%)、菏泽(4.2%)的增幅均快过徐州(3.2%)。
有人称,“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散装的淮海经济区”,是一众“边缘城市”,且“谁都不服谁,各自为政”。
曾几何时,淮海经济区的三强徐州、临沂和济宁都曾想争做老大,以至于区域合作无几。
最近,山东印发了《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山东继续高举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旗,大力发展“鲁南经济圈”。这对于徐州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鲁南涵盖城市最少,仅包括临沂、济宁、菏泽、枣庄4市,占全省经济比重不足20%,并且没有出海港口,缺乏强有力的“带头大哥”。末位的枣庄刚攀上2000亿台阶。但2022年,鲁南4市均交出了靓丽的经济答卷。
自媒体“搜狐城市”发表署名郭扬的文章分析,四市经济增速全部在4.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7%以上的增长,尤为难得的是,四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全部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文章认为,这些成绩,与近年来鲁南4城明确的城市定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以及积极对接长三角的战略密不可分。2022年,菏泽GDP迈上4000亿台阶,已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8位。菏泽依托省内的化工产业优势,着力将高端化工打造成核心产业;依靠上海和苏州创新链源头,大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产业规模以年均30%的增速裂变;将特色牡丹发展成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旅游的产业链,电商产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类似地,临沂确定了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文化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的“三步走”战略;济宁定位“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对接长三角;枣庄更是搭上了新能源的快车,在动力电池领域分得一杯羹,剑指“北方锂电池之都”。
与“鲁南经济圈”一样,苏北地区也是江苏省内的发展“洼地”:
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以占江苏省51%的土地面积,创造着只占大约23%的经济体量。为了支持和促进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江苏也是操碎了心。有统计显示,从2001年起,江苏省级层面已经连续召开10次苏北区域发展协调会议和两次苏北发展座谈会。2022年,新的江苏四组市级“南北挂钩”发展方案出炉,即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分别对口帮扶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
不久前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江苏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充分展现江苏“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其中,多项任务与徐州息息相关:
——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商圈”集聚效应。
——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支持徐州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
——支持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也有人称,“徐州区位优势突出,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对推动苏北、鲁西南、豫东、皖北振兴,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当下,淮海经济区各市首先要摒弃“单打独斗”,既需“抱团取暖”,更需头部城市“领头羊”。显然,“中心城市”徐州在经济总量、交通系统等各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然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徐州如何才能凝聚区域的合力。
近年来,区域各市与徐州之间,也开始全力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
江苏宿迁在2021年底发布规划,明确提出要融入徐州都市圈轨道网,研究建设轨道交通连接徐州S4号线观音机场。
山东枣庄则早在2020年就宣布规划徐州S1号线延伸到台儿庄。
安徽省也明确表示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
在安徽日报近日刊发的特别报道中提到:徐淮宿市域(郊)铁路工程预可研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开展项目可研编制工作。根据此前的规划,徐州的轨道交通S4号线,市域(郊)铁路徐州至萧县线,自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起点汉王新城站引出,向西南方向行进,经过G30、姚楼村,至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同时线路预留进一步延伸至淮北市条件,满足紧密都市圈层联系的需要。
而在安徽公布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了轨道交通S4号线的建设项目。
同时,徐宿淮共同打造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推动了宿州、淮北融入徐州的步伐,拓展了徐州发展的战略纵深,增强了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巩固提升了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重要路径,为实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然,城市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俗语说,“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
“铁链女”、“恶俗婚闹”等事件虽然事起于民间,但对徐州城市形象的影响不可小觑。良禽择木凤寻桐,有女网友称她“这一辈子都不会想去徐州”!显然这并不只是一时气话,对女性来说,如果在一个地方感到自己的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自然最好尽可能离远一点。反过来,那些“女性友好型”城市,通常也更安全、更宜居、更宜业,也是投资者乐意涉足的热土!因此,徐州这座承载众多期望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仍需加倍努力。
实干谋发展,徐州任重道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