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拂面,塔吊林立。10月的靖江港,一派繁忙景象。昨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1~9月,靖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同比增长6.3%,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继续稳坐泰州地区头把交椅。
繁忙,是靖江港最动人的底色。昨天下午1点,记者在靖江港看到,从河北黄骅港满载煤炭的“国裕701”散货轮,顺利靠泊扬子江港务码头1号泊位。在它的一侧,“明叶58”散货轮正在抓紧卸载。“近期煤炭需求旺盛,港口作业量保持高位。”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副经理陈磊介绍,“明叶58”轮来自河北秦皇岛港,后续还有两艘散货轮在排队等待靠泊,这两艘船也是煤炭船。
扬子江港务是目前靖江港货物吞吐量最大的企业,今年1~9月,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2621万吨,实现稳步增长。陈磊告诉记者,公司四季度目标是全力冲刺900万吨,全年吞吐量预计将突破3600万吨,再创新高。
忙碌的不仅仅是扬子江港务码头。在企业上游的盈利港务码头,卸船机正从巨型海轮上卸载远道而来的木料,前三季度,盈利港务完成货物吞吐量1599万吨,跻身靖江港前十强。在扬子江港务下游,深国际码头同样船来船往,与传统的码头作业不同,这里的卸船机运用了远程无人化操作系统。企业远程操控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生产可视化平台,观察船舶实时作业情况。屏幕上,卸船、过驳、装船作业效率等数据实时展示,一目了然。智能化不仅让作业更高效,也让港口在特殊天气下更加“从容”。
“港口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压舱石’作用。”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靖江港货物吞吐量超千万吨企业达9家,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突出,其中,扬子江港务、三峰靖江港务、永益华元物流、博洲港口、兴旺物流等五大企业共同构成港区运力的“主力军”,贡献显著。增速方面,扬子长博、兴旺物流、太和港务、永益华元等4家企业表现抢眼,增幅均超过10%,为港区吞吐量增长注入新活力。
作为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靖江港年吞吐量保持10%以上增速,2023年跻身全国二十强。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数据分析,今年1~9月,重点货种支撑作用显著,煤炭、矿建材料、金属矿石等五大基础物资占据了总吞吐量的94.3%,这充分彰显了靖江港作为区域能源和原材料流通主枢纽的地位。同时,“内贸主导、外贸平稳”的格局依旧稳固,内贸吞吐量占比高达94.5%,同比增长6.8%。
从昔日的“装卸工”到如今的“综合服务商”,靖江港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依托68个万吨级泊位和15个开放码头,这里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中转站。码头上,中建钢构的庞然大物即将发往“一带一路”国家;多凯动力的船用发动机,一周内就能在海南装船出海……靖江港,正成为大国重器出口基地、大宗商品贸易和保障基地。
“靖江港已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按照目前港口企业的订单安排,今年靖江港货物吞吐量预计将达2.9亿吨,实现新跨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晓峰说,“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港产城’融合,让岸线资源与产业布局同频共振,进一步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级,为靖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港动力’。”
亿吨港的蝶变,正在长江北岸生动上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