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气动与声学试验靖江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徐希海正带领团队进行一项针对航空发动机排气喷流的噪声实验,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在靖江转化。这样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场景,激活了靖江企业的发展动能,是靖江校企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校企、院企协同创新,促进科创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深度耦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优势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靖江化。

“靖江的产业体系与我们的科研方向十分吻合,我们在这里主要开展关于声学流动、震动、雷达波的相关试验,以及传感器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的研发,为国产装备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徐希海说。靖江本土企业骥鑫船舶与北航联合打造试验基地以来,围绕空、天飞行器及动力系统低噪声零部件和相关高性能传声器开展科研攻关,目前已建成各类研发平台7个,研发的高性能传声器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相关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校企、院企联合创新,在我市的成果转化遍地开花。一直以来,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科研团队保持着良好合作。近日,双方新研发的船用立式离心泵顺利下线,标志着企业进军船舶海工市场迈出关键一步。“科研团队运用关键领先技术,研发出了适用于海工工况的特种金属材料,使泵的使用寿命和效率都提高了30%以上。”飞跃泵业总经理张洁介绍,企业与江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高等院校长期保持产学研合作,这些科研团队的加入,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围绕“456”产业链群体系构建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我市还积极开展各类产学研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破解技术难题,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今年以来,我市多次组团赴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一大批企业与上海高校协同走好产创融合之路。“与上海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我们企业才能在攻克深海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上,获得强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双达泵业董事长吴永贵表示,当前,企业正加速推进深海油气混输泵和分离器项目产业化落地,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产品。

在“千帆靖发・产学研用—走进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交流对接会”中,特种设备、暖通空调等领域的10余家重点企业与行业专家面对面深入交流,在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攻关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泰州日”走进兰州活动期间,靖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与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佳宝空调、瑞泰电子、嘉宇液压、宝钢空调等4家城北园区企业与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我们会与兰州大学持续紧密地进行沟通合作,尽快把一些项目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江苏嘉宇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耀表示。

从“走出去”到“请进来”,再到“引进来”“留下来”,校企协同创新正推动靖江融入创新链,做强产业链,加快打造“长江左岸产创融合示范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