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时代造船的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建设现场,一座1000吨门式起重机巍然矗立起来,这个“重器”可满足超大型船舶分段吊装的高效作业需求,助力江苏新时代造船拓展超大型船舶建造能力,加速驶向高技术船舶新蓝海。
作为“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靖江聚集了208家船舶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形成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如今,靖江船企订单纷至沓来,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等主力船企交付期已排至2030年。
10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码头,眼前一派繁忙景象:多艘新建造的高科技船舶已基本完工,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海试前的准备。“除了在码头舾装的船舶,车间里还同步开建了27艘船舶,总载重吨位达167.51万吨。”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科伟介绍。
今年以来,扬子江船业集团已交付41艘新船,新接订单48艘,手持订单总数达254艘,合同总价值239亿美元,生产排期已排至2030年。企业的发展优势,更体现在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上。周科伟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建造的船舶,采用了中国专利的双燃料主机、薄膜型燃料仓、风帆、轴带发电机等多项先进技术,代表当前世界船舶制造最前沿水平。
凭借硬核的技术实力,“十四五”期间,扬子江船业集团始终保持年均交船65艘的稳定节奏,累计交船318艘。江苏新时代造船也在今年7月底交付第500艘万吨轮,目前正努力实现交船30艘的全年目标。两家主力船厂为靖江船舶产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如今,靖江造船完工量已占到全球的1/10、全国的1/4、江苏的1/2,配套产业更覆盖船用柴油机、锚链、舵轴、电机、锅炉等上千个品种。造船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正为全产业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全力赶制在手订单。“今年企业生产格外忙碌,不仅有本地造船企业的订单,国际造船企业的订单也源源不断。目前船用锚链在手订单已达20多万吨,海工类产品生产计划更是排到了明年年中以后。”亚星锚链董事长陶兴说。
近年来,亚星锚链的产品成功配套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类型高科技船舶,服务多个国家重点海洋工程,还为多家央企能源转型提供海上漂浮式风电系泊链及连接件。“十四五”期间,企业更受邀参与国际标准修订,让中国锚链技术标准成为全球行业及各国船级社遵循的最新准则。
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带动就业,更彰显区域经济活力。据市工信局数据统计,“十四五”期间,靖江造船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新增从业人员约1万人。当前主要船企在手订单生产计划普遍排至2030年,为满足新增供货需求,多家造船配套企业已提出工业用地申请,计划扩大生产规模。
“在2024年全球单体船厂接单量排名中,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分别位列第1位和第3位。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订单中高技术船舶、新能源船舶占比已达70%左右,实现大型LNG运输船、双燃料动力船订单的批量化建造,靖江造船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海庆表示,2025年,靖江市船舶产业预计可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约30%,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