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京游览颐和园,首都旅游学校的清史老教师王导全程陪游。王导先用两个数字让我领教:颐和园多大?近7000个标准篮球场相加的总面积,这是“篮球之父”乔丹的计算。这座皇家园林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打破了秦始皇强征数万民夫所造“阿房宫”建筑规模的吉尼斯纪录。

  从颐和园的东宫门入内后,王导跟我确定,先从宫廷政治活动区的仁寿殿起,再往宫廷生活区的乐寿堂、玉澜堂等景点一路下来,最后观赏昆明湖、万寿山、清晏石舫等名胜。他还特别要我留心仁寿殿、乐寿堂和玉澜堂三处的“史石”。

  仁寿殿与颐和园正大门遥遥相对,乾隆与光绪在位时均为临朝理政之所,也是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了“意见领袖”康有为。现殿内陈设的是光绪时期部分原件,给人感觉似不景气的“红木旧家具卖场展厅”。王导指着殿前正中一块丈余高的石头说:别看这么一殿堂的皇家陈列物,不抵这一块形似老寿星南太湖石峰!从1684年到1707年,康熙帝先后6次南巡,除了巡察黄河工程,巡视运河与漕运,便是为找一块奇石。话说南唐后主李煜身前拥有一块天然灵璧石,声如青铜色碧玉,战国时期就用它制作编磐,是一种高贵的乐器。而李后主所藏的这块八音灵璧石,按音律叩之,可当作钢琴演奏《瑟琶行》。李煜第五代有女“赛貂蝉”,嫁与北宋书圣米芾时,陪嫁物就有那块八音灵璧石。“石痴”宋徽宗闻讯大驾光临,更旁若无人的进到深院,一眼撞见米夫人蹲于井栏旁正为八音灵璧石沐浴,夫人自语:“洗不干净了岂能呈献皇上。”上愧,遂令米芾现场临摹作画,然后拜拜,转脸将那画赠与了李师师……

  米万钟是米芾16世孙,明朝四大名书画家之一,他在北京建造的“米氏三园”皆以奇石闻名,最后竟为一块“败家石”倾家荡产。到了清代,康熙自知寻找八音灵璧石已无望,却要为郑亲王府的米氏旧勺园题写新匾额,但他也从原属米万钟家的穆而根私园发现了那块南太湖石峰,大喜过望,遂命工部将这寿星石迁至畅春园寝宫清溪书屋前,以此时刻提醒自己:施仁政者寿。

  从仁寿殿西行不足百米就是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堂前有一块像屏风般的巨石重约30吨,名唤“青芝岫”,却被人黑成了“败家石”。导游为了渲染此景点氛围,总是不停提示游客切勿与此石合影,否则引来无妄之灾。据王导介绍,此石是明万历时的太仆寺少卿米万钟在北京西南角石窝村发现的。房山石与透漏皱瘦太湖石风格属于互补型,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型不皱也不瘦,稳实墩厚。米万钟像驴子拉磨一样围着此巨石转了七八个时辰,咬牙一跺脚,就近在村里雇佣了一帮民工将该石移往北京他家私园。在当时没有龙门吊,没有皮卡的现实条件下,只能利用冬季沿途打井取水泼冰滑溜行进,滑行一里地,烧钱百两白银,一冬天才从外六环运到外四环,此事还被万历皇帝当作官员顶风违纪典型,先罚俸后撤职。米万钟晚年靠文人画卖钱养家糊口,抱病而卒。乾隆时,皇帝有次到河北易县的西陵去祭拜雍正陵,回京时路经良乡,见到这块巨石,正巧母亲过寿正在大兴土木建清漪园,遂命内务府搬运此石至北京。当巨石运抵已竣工的清漪园院门外时,唯有破门拆墙方能入内。乾隆的母亲闻知后气不打一处来,飙话道:“此石先是坑了米家,现又来破我们皇家院门,这真是败家石啊败家石!”倒是在一旁的刘罗锅机智,当即替皇帝辩解道:“太后息怒,皇上将此石运来是看它形状像元宝,又似灵芝,如果是元宝和灵芝破门而入,岂不是可喜可贺,灵芝仙草也是延寿年的吉兆啊!”太后这才仔细打量这块巨石,见之确实既像元宝又似灵芝,于是转忧为喜。乾隆顺坡下驴,挥笔于石上写下“青芝岫”,并写了一首诗赞之,至今隐约可见。说来也是,自从这块石头进了园子,大清朝便从乾隆盛世开始衰败。


  颐和园内最有史料价值的,是昆明湖东岸玉澜堂前皆高约两米的两块守门石,左为钟乳石,右为石灰石,二石皮糙肉厚、平淡无奇。王导说千万别小看哦,这可是慈禧太后命人从香山搬来的,因为石头大的像老人,小的则似小孩,太后此举是为了告诉世人,她跟光绪是母慈子孝。可事实上看起来,就像娘儿俩你怨我,我恨你。王导特地为这对“母子石”配了画外音:“光绪啊光绪,不是老娘我,你哪能当上皇帝?唉,石头都知道有母子之情,你连顽石都不如!”“老佛爷啊老佛爷,你把我当傀儡皇帝,使我上不能治国,下不能安民,国家将亡,你却让我来背黑锅,受万民唾弃!你还把我关起来,终身监禁,你也忒心狠了!”

  王导引我穿长廊、扫苏州街,绕谐趣园,观大戏台,眼前昆明湖风平浪静。在湖的西侧,夕阳余晖照石舫,数百年前建造的这座不沉之舫,现外侧长满的水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600万两银子移建颐和园为己庆寿,对海军唯一的让步,那就是在此重建被英法联军炸毁的乾隆时代石舫。石舫建成没几年,中日战争中威海卫要塞沦陷,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在海上未被击沉逃回港的北洋舰船也全落入日本手中时,北洋海军唯一遗留下来的,就是这座颐和园和园内不沉的石舫了。石舫当时起名“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象征大清江山像石船一样永不倾覆。可是却无意印证了另一个隐喻,既是石船,就永远不能水涨船高,要么水落石出,要么被淹沉底。

  2021.6.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