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新闻办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在国际贸易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当前,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积极应对,实现首季度外贸平稳开局,彰显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优势,展现出我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外贸是观察国家经济的重要窗口。今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正式开幕,这个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盛会,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剧,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改。翻看近期外贸成绩单:按年份看,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按季度看,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按月来看,从1月份下降2.2%,到2月份基本持平,再到2月份增长6%,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逐月回升。一串串数字,不仅展现出我国外贸的活力和实力,也体现了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国外贸成绩斐然,并非一夕之功,而是在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政策接续发力、外贸新动能的持续推动的结果。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举措,涵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等,有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当前,“创新”成为中国外贸的“吸睛”亮点,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持续转型升级,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出口势头良好,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历史证明,合作共赢是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我国始终坚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成为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但今年伊始,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在关税硝烟中剧烈震荡。沧海横流显砥柱,面对这样恶劣的外贸环境,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是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当持续释放外贸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升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发力新兴市场,既能不断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又能强化自身产业链安全,避免“受制于人”。
中国外贸也有信心、有底气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站在百年变局的历史坐标上,中国外贸的航船必将以更高水平开放破浪前行,不仅为14亿人拓宽发展空间,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为新一轮全球化进程锚定合作共赢的新航向。
供稿:网信办(沈隐)
原标题:《洪声E评 | 外贸首季平稳开局 中国经济韧性无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