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内容丰富鲜明,囊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多领域。一方面保障权益强化民生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多渠道给民生负担“做减法”,进而释放消费潜力,以此促进双赢局面。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才能有信心消费。《方案》精准发力,通过“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以公共财政的“加法”来为居民日常支出贡献力量。比如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让家庭必要开支实现“腾笼换鸟”,释放家庭预防性储备资金,还能促使居民的消费决策由“生存理性”转向“发展理性”,从必需品消费扩展到服务型、发展型消费,极大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此外,《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明确提出要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为居民收入保驾护航。双管齐下,达成扎实又放心的良性循环。

营造优质的消费环境,让健康消费满堂喝彩。《方案》重点提到了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和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包括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有序减少消费限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具体包含规范网络销售经营行为、深化电视层层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简化审批流程实行线上即报即办等,聚焦当下消费者和经营者反馈的热点和堵点问题,铲除危害消费的“脏乱差”土壤,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从有关部门把舵定向,到企业强化自律,再到全社会共同监督,打造联动互通的正向消费格局,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花钱,才能博得消费市场一派长红。

从“新”出发,挖掘更多消费“引力波”。《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在这样的新赛道上,已经涌现出众多捷报:浙江义乌的商户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多语言带货视频,成功卖出商品200万单;苏州数字人“苏小妹”和杭州市文旅数字代言人“杭小忆”让传统“潮”起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超级应用体验,澎湃着文旅市场全新的动能;回到家时说一声“我想看电影”,房间即可切换到“影院模式”,给足大众观影的沉浸感……AI带来的生活幸福指数一路攀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均是AI应用创新的生动现实案例。呼应了群众对生活便利化贴心化的期盼,为民生事项添柴加火,大有可为。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而《方案》的出台则是明晰的风向标。望各地读懂并全面落实,从关键因子出发,利用政策的“加减法”让消费的“金马车”尽情驰骋,跑出更大增量。

供稿:三河镇(杨 溢)

原标题:《洪声E评 | 用好政策“加减法” 驱动消费“金马车”》

阅读原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