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搜索引擎键入“莫干山”,紧随其后的“民宿”二字,已不再是关键词的机械关联,更隐喻着一场持续18年的乡村变革史诗——从“中国民宿原点”到“国际文旅IP”,德清民宿以制度创新破局、以文化算法突围,正书写着中国文旅产业的国际化样本。
在近日召开的2025莫干山民宿大会上,德清县委书记王波表示,“德清,让心度假”不仅是一个文旅IP,更是对“品质时代”的深刻回应。在这里,每一间民宿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竹林都是一首诗,而每一个抵达的人,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原乡”。
从“洋家乐”到“国际IP”:
地理与生态的馈赠
德清,这个浙北小县937平方公里的土地内,囊括“山水林田湖”各种自然风貌,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县域,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绝佳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德清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高铁1小时直达上海、杭州,自驾30分钟覆盖周边都市圈。这种“缝合都市与自然”的区位优势,让疲惫的都市人得以快速切换身心状态,从“生存”到“生活”,从“旅行”到“旅居”。
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的竹林、溪流与茶园,曾是村民眼中的寻常风景,却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焕发新生。
2007年,南非人高天成在莫干山租下6间农舍打造的"裸心乡",意外开启了中国的民宿元年。这之后,一批高端精品民宿和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被山林掩映的“世外桃源”,如今已裂变成近900家民宿组成的产业矩阵。
在敢为人先的拼搏和探索下,德清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县、中国十佳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最佳体验度城市等荣誉。
文旅融合:从“住一晚”到“住进文化里”
各地山山水水差不多,这就凸显了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在德清,“在地性”在民宿中的场景化表达不胜枚举。
如今,德清县涌现出众多创新型民宿,这些民宿早已突破单一住宿功能,通过“民宿+”,开展多元业态经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顾客。
例如,“弥宫”民宿主姚荪芳将法式城堡与本土竹编体验结合;“溪山原宿”将百种草本植物融入餐饮、手作;“西坡”把江南二十四节气茶宴搬进地中海石屋……正如裸心集团CEO马偌杰所言:“乡村度假的未来在于深度挖掘当地自然与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沉浸式体验,满足游客对品质与个性的双重追求。”
创新管家制度:从“开盲盒”到“五星服务”
民宿管家根据住客的睡眠数据调整枕芯软硬度,智能手环自动推送最适合个人体质的山野徒步路线……在德清,这些有温度的细节,体现了文旅从业者对服务品质的追求。
早期民宿因服务参差被戏称“开盲盒”,德清勇为人先,率先推出“民宿管家”职业标准,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
2021年成立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2014年,全国首部地方民宿管理办法在此诞生,解决了长期以来民宿经营面临的证照审批困难等问题;2020年,德清发布了全国首个《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规范》,培养兼具运营、服务与管理能力的“全能型人才”;2022年6月,德清申报的“民宿管家”被纳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18个新职业之一……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政策的制定与发布,让莫干山民宿业成为具有浙江标识度的文旅“金名片”,也让安居乐业在莫干山从乡愁变成了现实。
2025莫干山民宿大会上,“AI+民宿”成为新热点。智能客服、动态定价系统提升效率;AR眼镜让游客在普通场景中“穿越”时空,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服务体验,或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四区一城”新格局:全域旅游的德清实践
在长三角文旅版图上,德清县以突破性的空间重构策略,打造出"四区一城"的全域文旅新范式。
"四区一城":西部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部下渚湖景城交融区、北部江南之源遗址博展区、东部大运河诗路体验区、中间莫干山AI影视城。
今天的莫干山,已超越传统旅游经济形态,这里不仅生长出全球首个民宿群落,更导入了长三角顶级的越野、骑行、马拉松赛事体验,户外基因不断被激活。
更值得称赞的是,通过文旅产业重构,德清实现了从地理拼图到时空矩阵的转变,生成了户外赛事、极限运动、湿地观鹭、山居禅意、星空品茶等多种“打开”方式。
由此,德清再也不是被地理边界切割的“景点集”,而是一个能让都市人放下焦虑、找到精神归属的“完整生活场”。(德清县供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