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3月22日晚,“南京魔方”体育馆沸腾了。当电子屏跳出中国选手刘俊茜,成绩7秒55,排名第三的瞬间,整个田径场瞬间被掌声和欢呼声淹没。

此前一直专注比赛的刘俊茜,在此刻才回过神来,感受到观众席上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这位从靖江走出的跨栏小将,以风驰电掣之姿,在2025年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决赛中夺得铜牌,继刘翔之后,再度点燃中国运动员在该项赛事中冲击世界奖台的火炬,开启中国田径男子跨栏项目的又一个新时代。

一、探访:

刘俊茜处于赛后体能恢复期

近日,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掀起的田径狂潮依旧持续,靖江籍运动员刘俊茜在男子60米栏项目夺得铜牌的精彩瞬间刷屏各路媒体。3月26日,记者前往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探访他的赛后生活。

 

田径训练馆内,身穿绿色运动服的刘俊茜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南京世锦赛后,自己一直处于体能恢复期,每天通过慢跑、拉伸等运动进行调整,逐步恢复体能。重谈赛况,总有一个小细节会被提起,那就是他与一同闯进本届决赛的中国选手秦伟搏之间的互动。决赛亮相时,当现场主持人喊出刘俊茜的名字时,他用手比出“7”的手势,大拇指撇向位于第七赛道的秦伟搏,同样,当主持人喊到秦伟搏时,秦伟搏则比出“3”的手势撇向了第三赛道的刘俊茜。

刘俊茜告诉记者,这是秦伟搏提议的赛前“小彩蛋”,没想到却十分巧合的呼应了最终的比赛结果。对于这次“家门口”的比赛,自己的心态一直比较松弛,赛前的目标是闯进决赛,跑完半决赛后,感觉有机会冲击领奖台。

刘俊茜的主管教练苏懿萍介绍,今年刘俊茜在全国大奖赛中的表现一直比较突出。此次南京世锦赛,赛前预估的成绩是能进前八,对于奖牌也是保持着“拼”和“冲”的姿态。在主场优势、现场氛围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刘俊茜保持了出色发挥,这些都为最终夺牌打下了基础。

 

今年21岁的刘俊茜是我市孤山镇人,小学三年级时由我市城中小学选拔踏上田径道路,为江苏省田径队现役队员,现就读于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二、对话:

厘秒为计 飞驰人生

——访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男子60米栏铜牌得主刘俊茜

 

图为刘俊茜接受靖江融媒记者采访。

3月26日,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冠军林”内的二月兰正值盛花期,记者借刘俊茜训练的间隙,对话他的飞驰人生。

转换赛道 :从跳远少年到跨栏新星

说起刘俊茜与田径结缘,2013年的盛夏一定是绕不开的起点。在那一年靖江选拔的体育苗子里,9岁的城东小学学生刘俊茜名列其中,师从孙明教练接受竞技体育的启蒙。

刘俊茜始终都记得,暑假的试训期里,体育场与学校一路之隔,孙明教练想尽办法,设计分组游戏、接力对抗,让他和小伙伴们在游戏竞争中收获了成就感,也培养起对竞技体育的浓厚兴趣。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训练,刘俊茜开始在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等赛台上接受历练。小学毕业后,他继续进入泰州体育运动学校,跟随泰州田径队殷峰教练训练,继续主攻跳远和短跑。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在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上,刘俊茜参加跳远项目时,三跳犯规,导致成绩取消。教练综合考虑后,建议他调整训练跨栏项目。

 

图为第一次参加省赛的刘俊茜。

男子跨栏项目,标准栏高为1.067米。以男子110米栏为例,运动员需要在高速奔跑中,接连跨越10个这样高度的栏架,对于常人来说,这是一项极具“心理阴影”的项目。

“教练当时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不怕那就上!”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和勇气,刘俊茜迅速调整状态,将训练项目改为60米跨栏和110米跨栏。

面对全新的挑战,刘俊茜很快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潜力。2019年,他凭借13秒66的成绩,夺得江苏省青少年男子甲组110米栏冠军。2020年,他进入江苏省田径队。

突破之年:过程做好 结局并不会差

成绩的背后永远不止是天赋或偶然。

回望刘俊茜调整主攻方向的选择,在当时来说只是未知数,而非最优解。

业界普遍认为,男子跨栏运动员的“黄金”身高在1.85米以上,比如“亚洲飞人”刘翔的官方身高就是1.89米。而刘俊茜转向跨栏赛道时的身高尚不足1.8米。

优势不足,努力来凑。刘俊茜坚信“勤能补拙”,靠着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一点一点累积实绩。

曾在2003年获得亚洲田径锦标赛100米栏冠军的苏懿萍是刘俊茜在省队的主管教练。在她眼中,刘俊茜特点鲜明,速度好,踝关节刚性强,过栏技术稳定,而且特别自律。

在教练团队系统的训练指导下,刘俊茜开始逐步找寻“自己的方式”,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争取更好的动作、更快的落地、更短的时间,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寻求每一个提升的可能。

终于,一切的付出在2023年开始迎来回报。这一年,刘俊茜在各项大赛中崭露头角,一次次以厘秒为单位,刷新赛绩:

2月,在全国室内田径邀请赛首站男子60米栏决赛中,以7秒66问鼎冠军,并刷新江苏田径在该项目的最佳成绩;

6月的第四站比赛中,以13秒40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8月,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决赛,以13秒51夺冠,打破该项目尘封12年之久的赛会纪录;

2024年1月,世界田联室内巡回赛(阿斯塔纳站)男子60米栏决赛,以7秒58夺冠,跻身亚洲历史第10;

5月,第二届“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五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跑出PB(个人最好成绩)13秒35,刷新江苏省男子110米栏赛绩新纪录。

在历经巴黎奥运锤炼后,刘俊茜在2025年再度迎来了全面爆发,赛绩“一路开挂”,先是在2025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2站)男子60米栏决赛中,以7秒53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跻身中国历史第二,并成功突破2025南京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标准线。

在随后举行的第4站暨南京世锦赛测试赛中,他飙出7秒47,距刘翔保持的亚洲纪录仅差0.06秒,成为中国田径男子60米栏跑进7秒40区间的第二人,再至此次南京世锦赛,他在“家门口”主场上取得这枚具有历史意义的铜牌。

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赛绩,恰好印证了刘俊茜微信签名里的那句话:过程做好,结局并不会差。

未来可期:搏运动极限 铸青春辉煌

对于跨栏运动员来说,每0.01秒的进步,背后都要付出不可估量的艰辛与努力。

回望参赛经历,刘俊茜说自己的成绩其实是“摔”出来的。很多人都会关注他一次次刷新的PB,一次次打破的纪录,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地记得,在哪个赛场、哪个赛道,曾经摔倒过,止步过,被打断过。

 

后排右6为刘俊茜。

在刘俊茜看来,运动员是一种自我加压的职业。自己最初接触是因为热爱,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后,则是靠着长期的自律和自我加压,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一次次超越,推着自己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因为与刘翔同姓,外貌角度也有某些神似,加上在跨栏运动中逐渐展露的锋芒,很多人将刘俊茜称为“小刘翔”“下一个刘翔”。每当听到这样的话题,刘俊茜总是淡然处之。他说,翔哥是自己的偶像,一代人的榜样,自己会将他作为榜样,稳扎稳打投入每一场比赛,不断向前追赶。

 

步入职业运动员道路后,刘俊茜的日常就被规律而密集的训练和比赛填得满满当当,回家时间也屈指可数。但每当有人问起他来自哪里时,刘俊茜总会热情地告诉对方,自己来自美丽的滨江城市靖江,并向对方推介蟹黄汤包、猪肉脯等家乡美食。此次采访结束后,刘俊茜为家乡送上签名祝福:“我和家乡一起拼搏,加速!”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田径训练馆的大屏上,定格播放着一张刘俊茜夺牌时刻的照片。画面上,刘俊茜身披国旗,笑容自信,眸光灼灼,大屏旁的墙面上,一排红色的大字亦如这颗体坛新星一般夺目:搏运动之极限,铸青春之辉煌!

三、记者手记

当我们谈论刘俊茜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3月22日,当刘俊茜身披国旗,接受全场观众的欢呼礼赞时,中国田径史同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枚铜牌打破了“后刘翔时代”的魔咒,标志着中国男子跨栏在国际赛场的复苏与新生代力量的崛起。这枚铜牌,也让“靖江”二字以昂扬的姿态进入世界视野。作为刘俊茜的家乡城市,当我们谈论刘俊茜夺牌时,欢欣鼓舞之余还有更多思考和收获。

竞技体育中,比奖牌更可贵的,是其中折射出的竞技精神。那是无问西东,一往无前的全力以赴;是心怀锐气,迎难而上的拼搏进取;是进无止境,不断突破的奋发超越。回望刘俊茜的来时路,从跳远少年到跨栏小将,是认真审视自身之后作出的选择;从身高优势不足到找准“自己的方式”,是坚定选择之后因势利导的智慧;从反复摔倒到突破爆发,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锤炼出的实绩。

个人成长如是,城市发展亦然。竞技体育精神与靖江的城市特质高度契合。一直以来,靖江人民凭借勇争先的坚定信念和敢拼搏的信仰意志,在与时代洪流的搏击中,创造出一段段历史佳话,以稳中求进、真抓实干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培塑新优势新动能,不断开创发展新局。

刘俊茜在体育赛场的突破,成为靖江体育事业的一张新名片,也为靖江“以体赋能”,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我们也应将运动员“分秒必争”的竞技态度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靖江速度”,以“栏间节奏”般的科学规划,展现出色的前程爆发力和后程保持力,跨越一个个障碍“栏架”,书写高质量发展更加辉煌的新赛绩!

部分图片来源新华社及受访者本人提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