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可叹停机德,堪怜拥戏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专家认为这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很有可能是明着写林黛玉和薛宝钗,实际上是有另有所指。宝钗的“钗”是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雀)钗”。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者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例如晴雯用一丈青来到戳坠儿的手。因为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子。一丈青是簪,簪是单股的,钗是双股的,两种是不同的首饰,那么为什么不用“金钗”两个字,而用金簪两个字呢?这肯定是有缘故的。钗是金字旁,而簪是竹字头,竹乃是潇湘竹。、潇湘妃子,“竹”又是与“朱”相谐音。所以说,“簪”应该是属于朱氏大明阵营的,而“钗”是金字旁的,可以认作为又金,即后金,就是是满清阵营的。

  “可叹停机德”是指具有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谓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织,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求取功名,不应半途而废。

  这“停机德”三个字套在顺治的头上是再恰切也不过的了。董小宛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自尽而亡。顺治因为痴情,于四个月后,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出宫离京,去五台山出家为僧。成了情僧,皇位由玄烨继承,玄烨是冒辟疆和董年所生的儿子,这不是断了满清的子嗣绝了满清的后?这不就是断机了吗?但是这种断机对冒辟疆来说是福音,是一种大德,这样华夏大地实际上就光复了,冒辟疆达到了兴越沼吴的目的,

  “堪怜咏絮才”则是讲林黛玉,她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女子,但是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怜悯的。“咏絮才”这三个字和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关。有一天,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叔谢安对雪咏句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

  盐花似雪,盐花太硬不妥,柳絮恰如雪,谢安听了是当然大喜加以赞赏。此判词的柳絮,理应视作董年。董年是顺治的贞妃,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随顺治出家,和顺治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貌似满清人,其实心向大明。且看柳絮的“柳”字,乃是由木字旁加一个卯字。卯为兔,董年生宿属兔为卯,故有“不在梅边在柳边”之说。梅暗直酷爱梅花的董小宛,柳则是指董年。

  在《红楼梦》中有柳湘莲就是指董年是木芙蓉,“絮”有“调伴”之意《礼记.曲礼上》“母絮羹”,孔颖达作疏:“絮谓就食器中调和盐梅也”。董年就是息夫人,她就是在满清和大明之间居中调和人。

  “玉带林中挂”的前三个字是“玉带林”倒过来读就是“林带玉”,与林黛玉相谐音,也就是朱由校、朱由检是带着玉的,这玉就是玉玺,从而可以视作林黛玉,乃是朱由校、朱由检的化身,而玄烨是朱由检浴火重生的火凤凰,朱由检死于1644年3月18日夜,相隔整整十年,1654年3月18日玄烨出生。

  木上悬着一枚玉带,又是两株枯木,即表示朱由孝,朱由检泪“枯”而死,即大明到了末世灭亡了。如果把玉带视作帝王用物,那就是顺治把皇位高高挂起,放弃了皇位,出家为僧。悬和挂,都是思念之意。

  “金簪雪里埋”红学专家认为,“金簪雪”暗点宝钗之名,因为雪与薛相谐音,簪和钗均为首饰,认为这是薛宝钗婚后,尤其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写照,这一说法似有些道理,其实还有可能有另一种解释。认定这是在叙述董年。董年是息夫人,在《红楼梦》第120回,有《咏桃花廟》句:

  千古艰难为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桃花庙即息夫人庙,这句话是冒辟疆的要好朋友邓汉仪写的,出于他的《息夫人庙》。邓邓汉仪是专为董年而写,冒辟疆把这句诗写进了《红楼梦》。

  息夫:息妫。春秋称息国诸侯的夫人。楚灭息,被楚文王掠为妾,生了两个儿子,但总不与楚王讲话。问她什么缘故,她说一个女子嫁了两个丈夫,只差一死,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董年就是息夫人,她先和丈夫冒江生了一个儿子,玄烨又生了一个儿子。傅晚是顺治播的种,她嫁了两个丈夫,只差一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冒辟疆用金簪而不用金钗。其含义十分明显。若用金钗,那就是都是金,即满清。不用钗,用簪,簪是竹字头,竹与朱相谐音,即表示大明。董年就是处于满清和朱明之间的。调和盐梅。

  纵观董年的生平,是在满清皇朝中生活,所以是“雪里埋”。冒辟疆在著《红楼梦》写判词前。有唐代李淳风或大明刘伯温“推背图”,树枝上挂着一枚玉带,这一点与判词是一模一样的。判词中是两株。枯木有一堆雪,还有金簪,而推背图上则是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树上还有两个圆圈,这幅图是“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从他的谶颂和金圣叹批注中可以明白,乃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两个圆圈代表日和月,日和月相合是大明的明,因为是新建的皇朝,所以枝叶茂盛。树为木,朱姓图腾乃赤心木。树代表朱姓,树上的玉带代表高贵的象征。意思是姓朱的当上了皇帝。推背图第三十二象是导致大明灭亡的图像。明朝建立时的谶语是“唯日与月,应运而兴”,而灭亡的谶语是“日月无光,八九数尽”。八九是指崇祯在3月18日晚上上吊自尽,三月十九大明宣告灭亡。这三月十八的八字和三月十九的九字正好是与“八九”二字相合,可见谶语的魔力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怪不得冒辟疆的一生对谶语自始至终抱着敬畏笃信的态度。

  金圣叹是钱谦益的外甥。金圣叹熟知冒辟疆内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和18位生员闹事被杀。其原因就是他知道康熙是冒辟疆的儿子,并将其公诸于世,所以遭杀身之祸。“推背图”,有图有判词。这和《红楼梦》的判词一模一样,可以认为冒辟疆是模仿“推背图”著作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判词之一就是讲玄烨和顺治及董年的故事。这是冒辟疆放在首位的,是重中之重的重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