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你是什么时候觉得工作是没有意义的?”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当你认真负责,本以为会升职加薪,最后才发现自己是一个笑话的时候。”
体制外,你努力上进,积极进取,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每一份工作,假以时日,只要方向是对的,很有可能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可体制内,无论你如何挣扎,如何蹦跶,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贵人,你就永远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过剩的责任心,让你看起来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一、因为放心,所以不放心
当你混到“事交我手请放心,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时候,你以为会迎来提拔晋升,结果却是迎来更多的工作,更大的责任和更严厉的批评。
然后请假不给你批,培训不让你去,出差不让你走,加班永远少不了你,美其名曰,“你对单位很重要,单位离不开你”。
我的公休假没有一年是顺利休完的,请五天只给批三天;培训两天半,上午给你签了字,下午又开始在大会上念念叨叨,明显让你感觉到领导的心不甘情不愿。
他说,“你走了,你那块儿的工作谁能顶上来,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你能赶回来?”
我内心有个小人,“我啥时候对单位如此重要了?单位离了我一个人就运转不起来了?如果我真那么重要,何至于被你次次拉到大会上唠叨!何至于至今还是一个科员!”
凉子访谈录发布的一条视频中,道士静达称:“努力是最没用的东西,越努力越刻意,越刻意越倒霉。”
在体制内,认真负责的老实人,很难获得提拔晋升,甚至是岗位调动,因为你走了,领导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牛马来替代你呢?
二、体制内要的是服从,而不是创新
体制内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也不缺能力很强的人,可是能当上领导的并不总是那些能力出众、德行优良的人,水平差的领导管理能力强的下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你为了工作劳心费力,想尽一切办法自己解决困难,从不让领导操心。把自己该做的和直属领导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你觉得是在为他分担。
可在他看来,你就是阻碍他发挥领导权力的绊脚石,你就是抢了他风头的祸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被称为“兵仙”,曾帮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夺得天下。
刘邦曾许诺,不管他犯下多大的错,一不斩他,二不绑他。
但韩信功劳太大,逐渐变得耀武扬威、飞扬跋扈,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大患,终因功高盖主而被刘邦杀害。真是应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
体制内没背景没资源的老实人,越认真负责,越努力上进,对直属领导的威胁就越大。你只管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更不要有过剩的责任心。
三、体制内的工作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
体制内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十年如一日地稳定,有的人终其职业生涯,所干的可能都是同一件事。
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每天所做的不过是报报表、报小结,打电话,复印资料……能为群众解决什么实际的困难,产生什么实际的社会价值呢?
网上有一句话,“公务员每天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把一个最简单的算术用最复杂的方程解出来而已”。
这不是一句笑谈,上级发文,下级套着发一个,上级开会,下级套着开一个,或者开个视频会。
从A到B只需要直着走过去就行了,体制内偏偏要七拐八拐绕很多个圈,让很多个领导签意见、讨论,才能到达。
以前的时候,我做一件事情,总要去想能达到什么结果,如果不能,那这件事儿就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领导们的思维却是,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级领导要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所以,体制内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上级负责任而已!
四、你就是一个小喽啰,能承担的责任有限
古人讲,“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头兵,能改变的事情有限,不要拿着科员的工资去操领导的心。
正如冯唐所说,“体制内,千万不要共情你的领导,无论领导再催你都要稳如泰山不慌张!工作之所以会出错,是因为你的工作太多了;新手总是心太急,高手总在打太极。”
“体制内领导越急你越不能急,让子弹多飞一会,天真的不会塌。领导紧急布置的事情,哪怕说今天就要交,也要晚30分钟再开始做。”
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对得起自己每天拿的那份工资就够了。
至于“地球会不会爆炸”,“领导会不会来督察”都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问题。
五、写在最后
《亲爱的三毛》里有这样一段话:“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的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更不要太多人的指引。
每一天,活得踏实,将分内的工作,做的尽自己能力之内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
体制内工作,付出7分认真就够了,还有3分留给自己,摸鱼、放空、成长……
来源微信公众号“部委老农的自留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