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在临沧市云县后箐乡忙弄村的水果种植基地却是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排排人参果植株枝繁叶茂,翠绿的叶片间,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今年是忙弄村党总支书记李绍安第一年带头种植人参果,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自身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成活率、长势、挂果率和品质都相当喜人。“刚开始我心里也没底,多次往返于昆明石林收购公司和水果基地之间,通过充分考察后,决定试一试,这才在释迦果树下套种人参果。如今收成这么好,我做梦都没想到!”李绍安大笑着说道。
为进一步解决释迦果树成熟期长导致水果基地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忙弄村党总支经过深思熟虑,大胆创新,采取种植“长期作物+短期作物”的发展模式,在释迦果树下套种人参果。并通过土地流转、日常管理、就近务工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促农增收动力更加强劲。截至目前,该基地共让1300余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小康生活新画卷。
“目前已采摘人参果6吨左右,预计这一拨鲜果产量能达40吨,产值能达20余万元。通过直接对接昆明石林收购公司,整个基地的人参果不愁销路。按照这样的势头,明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将先进种植技术向周边农户推广,争取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李绍安介绍。
产业繁荣,乡村振兴。后箐乡人参果与释迦果的套种只是云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县因地制宜,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在抓好抓实甘蔗、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小众产业,撬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产业振兴、产业富民。(张余嘉、李龙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