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死于江浦知县任上的官员,明清时期有好几个,余杭人王舟瑶是一个。有关王氏的史料很少,又很零散,本文搜罗、整理,努力还原出一个较完整的古代清官兼诗人的形象,同时还原出他的朋友圈,并顺便订正古籍(包括《江浦埤乘》)里的一些错误。
浙江余杭人王舟瑶,于康熙年间担任江浦知县,到任不久就病死于江浦。地方志,无论省、府、县志,介绍此人时皆是一句话带过。比如清代黃之雋《江南通志》卷一百七《职官志·江浦县》谓:“王舟瑶,余杭人,举人,康熙十三年任。”《雍正江浦县志》卷六《官职志》也仅一句话:“王舟瑶,字白虹,浙江余杭人,举人,康熙十三年任,以病卒于官。”
据《雍正江浦县志》,王舟瑶后任洪承龙于康熙十四年(1675)在任,而光绪县志《江浦埤乘》之《洪承龙传》,则谓洪承龙于康熙十三年(1674)已在任,说法不一,但仍可推知王舟瑶任江浦知县时间很短,就“病卒于官”,履职半年或仅一年,任期短,尚不能有所作为,这也许就是诸地方志皆语焉不能详的原因。
然而有多则材料显示,这个死于江浦任上的浙江举人,同时是一个孝敬父母、珍视友情、历经坎坷、为官有政绩、精神生活丰富的诗人。因此,笔者愿意努力搜寻有关文献,力求能对此人事迹有所还原,以致敬于这位出生于四百年前的前辈文人。
首先查阅《余杭县志》。秦置余杭县,属会稽郡,明清属杭州府,1994年改设余杭市。嘉庆戊辰(1808)重修《余杭县志》卷二十三《选举表》,仅有一条相关记载:“王舟瑶,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官兴安知县。”
很难据此推断其生年。古人多有弱冠(20岁)即已中举者,也多有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始能中举者,大概总是二三十岁中举者居多。为方便后文表述,姑且假设王先生弱冠(20岁)中举,则当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
既然王舟瑶初仕兴安知县,那就再来查《兴安县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析弋阳、上饶、贵溪三县地置兴安县,治今江西省横峰县,明清皆属广信府。1914年因与广西省兴安县重名,改名横峰县,以县治原名横峰寨、县境又有横峰山而得名。道光《兴安县志》谓“康熙年,余姚举人王舟瑶任知县,有传。”按,道光《兴安县志》此处表述有误:明代余姚县属绍兴府,余杭县属杭州府,很容易混淆,王舟瑶实在是余杭县人。该志卷二十一《名宦·王舟瑶传》如下:
王舟瑶,余姚(余杭)举人,性极孝,选授时,母未偕来,抵任即遣人迎养,计其将至,朝暮走十里外,拱候母至。就所憩地,建慕亲庵。爱民如子,一遵母训。龙泉庵有凌霄阁,亦公所建。民载其德,特立生祠①祀之。
王先生为人子“极孝”;为父母官“爱民如子”;修葺学校,以兴文教;建庵立阁,尊崇佛教。兴安县人感动于此,为建“生祠”。所谓生祠,为活人而建之祠堂,定期祭拜,祝寿祈福,以报其恩德。
王舟瑶何时到任兴安知县、何时离任,皆难以确知。道光《兴安县志》卷二十八《祠庙》,记述王舟瑶于康熙六年(1667)重修文庙,可知其谋得兴安知县一职,距其中举年份(1642)相隔二十多年。那么,这二十多年里,王舟瑶何以为生,今人已无从知晓。
雍正《浙江通志》、乾隆《杭州府志》皆记有“王舟瑶,崇祯十五年举人,余杭人,兴宁知县”,难道王舟瑶在担任兴安知县之前,或离任兴安知县之后,曾经担任过“兴宁知县”?明清时期,广东省惠州、湖南省郴州各有一个兴宁县,然而查两县《县志》,皆不见有王舟瑶任知县的记载②。大概雍正《浙江通志》编者因“兴安”“兴宁”形近而误,乾隆《杭州府志》因抄袭前书而误。古代地方志中以讹传讹的现象,一点也不比当代少。
(《浙江通志》卷252 书影)
王舟瑶是当时颇为著名的词人,著有《艺花词集》③,今已失传。他的词作入选《瑶华集》,这是清人蒋景祁辑录顺治、康熙间著名词人著名作品而成的选集,被学界评价为“清初词选最好的一部,对研究清初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继《明词综》而后之《清词综》一系列选本皆远逊之”。④《瑶华集》所收王舟瑶词如下:
尉迟杯·闻笛
吴皋路,正昼永,绿荫生深树。莺莺燕燕都无,空说水乡佳处。谁家铁笛,偏巧作、关山一声度。渐伊州、改入霓裳,送将离恨无数!⑤
还忆小苑朱唇,常时节、含宫嚼徵如诉。裂石穿云梅花落,仍爱倩、曲终起舞。何能听、江城折柳,又添得、斜风织细雨。念生平,南北东西,几时真个归去?
人在旅途,孤单寂寞,说好的江南美景呢?忽然铁笛一声,偏偏吹的是《关山》《伊州》《霓裳》……惹起无限的离愁!不由得想起家里的小花园,一张红唇,絮絮绵绵,宫商角徵羽,不绝如缕……妻子忽然而起唱一曲《梅花落》,真个是裂石穿云。待唱到《江城折柳》,又坠入斜风细雨。是啊,东西南北客,何时能夫妻团圞?
王舟瑶内心世界细腻而又温柔!
其实,王舟瑶擅词,更擅作诗,传世之作也主要是诗,有诗集《水云集》(当亦失传)。
《兴安县志》卷三十一《艺文》收录王舟瑶诗二首,题为《龙泉庵坐雨》:
策杖登初地,尘氛积雨清。
下临云海白,近喜水畴平。
瀑布千岩泻,飞泉万壑鸣。
坐来心愈寂,看取得无生。
其二
梵宇嵚岑结,天花夏雨连。
气蒸千里雾,人证一乘禅。
徙倚阴晴互,皈依色相元。
下方鸣戴胜,原隰草芊芊。
龙泉庵,在兴安县招贤乡,王舟瑶在庵内建有凌霄阁,常前往登临眺望。今人很容易读到洋溢在这两首诗里的禅意。
清道光年间吴振棫所编纂《国朝杭郡诗续辑》,收录王舟瑶诗一首,题为《吴岱观归自都门,过访不值,作此代讯》,诗云:
朔风黯黮去燕台,马腹沙深并可哀。
回首参商天际邈,经时裘葛旅中裁。
软红已厌狂游后,薄笨谁堪共载来。
双鬓逆知添白发,相逢何日更衔杯?
诗前有诗人《小传》,读之可证此前许多推断,比如诗人王舟瑶确实是弱冠(20岁)中举,又可增进对知县王舟瑶履职情况的了解。其文如下:
王舟瑶,字白虹,余杭人,官江南江浦知县,有《水云集》。白虹父家宾,读书孝友⑥。白虹弱冠登崇祯壬午(十五年)乡榜,屡困公车,选江西兴安令。兴安处万山中,屡罹寇患,城惟瓦砾草房八九间而已。白虹至,设法招抚,未期年,烟火千家。调江浦,卒于任。尝与茅雪鸿兆儒偕渡大江,风涛汹涌,白虹掀髯称快,曰:“吾胸中郁勃之气,对此稍舒!”茅亦为之放胆。楚黄曹石霞尝言:“每读《水云集》,风雨欲来,声泪俱下!”⑦(府志入《循吏传》⑧)
屡困公车,是指进士考试屡屡失败。从明代崇祯末到清代康熙年初,王舟瑶用了二十年时间考进士,屡战屡败,不得已,乃前往江西荒僻之地,屈就兴安知县,任满后,又前往南京就任应天府江浦知县,终至于病死他乡。
茅雪鸿,名兆儒,号雪鸿,钱塘(今杭州)人,著有《东篱草堂诗钞》;曹石霞,湖北人,曾知县嘉定,著有《蔬堂文集》。读这段文字,可知王舟瑶对当时诗坛的影响力。
吴岱观(1624-1710),钱塘人⑨,据康熙《钱塘县志》,名山涛,字岱观,晚号塞翁,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授陕西巩昌府成县令,弹丸小邑,当兵燹残破之后,钱粮协济,极为民累,抵任力请题改,邑人至今犹建祠祀之。二年,即致仕,终老吴山越水间,啸歌自得。书法飘逸,能自成家;画不入蹊径,残山剩水,挥毫自如,往往为世所重。出关,日赋西塞诗三十篇,词人学士多能诵之。年八十七,无疾而终。传世画作有《秋日江村图》等,著有《塞翁集》。⑩
吴岱观致仕后,大约因与王舟瑶同乡关系,曾寓居江浦,同时期著名诗人施闰章有诗《江浦逢吴岱观(吴旧令成县,有《西塞》诸诗)》:
别来何处复何年,头白相看各惘然。
形胜地随游屐尽,风流名为拂衣传。(君以诗酒疏放免官)
家移烟水西湖外,吟苦伊凉绝塞边。
暂把清尊同一笑,江山鼓角总堪怜。⑪
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今安徽宣城),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康熙六年至十七年(1667—1678)赋闲,广交天下文友,吴岱观、王舟瑶都在施闰章的朋友圈里。施闰章写有《赠江浦王白虹明府》诗,收录在他的诗集《学馀堂诗集》卷之三十八:
能兼吏隐意长闲,病起尊前自好颜。
水驿孤城通画舫,县楼高枕傍青山。
残编送日真成癖,空橐留宾不放还。
九折共知多畏路,谁怜骐骥困人间!
能吏能隐,既吏且隐,“吏”“隐”二者得兼,施闰章很欣赏这种忙里偷闲的心态;朋友自远方来,主人扶病而起,把酒待客,病中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江浦县城南有河流通江(今名城南河),河水滉瀁,天色渐晚,画舫灯火迷离,停泊在水驿边上,扶栏凭眺,可望见县衙的建筑群背倚着凤凰山,一片暮色苍茫。
在吟诗作赋里打发闲暇,囊中羞涩也不肯放还如约而至的客人,王白虹知县就是这样一个清廉而热诚的人。
怎不令人反思:世间多少坎坷路,谁怜骐骥困人间?
施闰章到访江浦,乃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立春,因为他同时期还作诗《江浦逢立春》。三天里,施闰章曾赴汤泉镇,寻找太子泉,沐浴温泉,作诗《浴江浦汤泉》;也曾去定山,祭拜定山墓,作诗《定山寺》;又曾去城西郊探访一处野泉,作诗《江浦城西十里有泉出亭下,问之无名,戏得口号》。
若干日子之后,这个抱病待客的诗人就溘然离世,令多少人抱憾终身。
好在施闰章作别王舟瑶之时,为作五古长诗一首,题为《江浦留别王白虹明府》,王舟瑶在江浦县衙里弥留之际,若能记得起好友的这些诗句,内心当多少有些慰藉。诗云:
山际有孤云,风吹渡江徼。
摇落逢故欢,缠绵同一笑。
文园方病起,强饮不成釂。
开筵卧榻前,华烛宵照耀。
长嫌墨绶苦,远忆严滩钓。
夫子虎啸人,满眼谁同调?
在昔游金门,侪辈年俱少。
是时张侍御(谓张雪峰),高歌数相召。
旗亭竞作达,文酒纷叫啸。
羞为辕下驹,矫若经天鹞。
浩荡垂二纪,旧游疾如埽。
章江与歙浦,相左枉兰櫂。
有怀频寓书,离愁不可疗。
我来三日留,岩壑领清妙。
濯缨汤泉隈,振策定山峤。
登陟费盘餐,恨不同登眺。
中原方沸争,万事罕前料。
此别会何年?寸心如野烧。
努力爱平生,举步愁奔峭。
君作北冥鲲,余作南山豹。⑫
“文园方病起”,典出西汉司马相如故事。蜀人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即糖尿病,曾任孝文园令,后又因病免职,著有《子虚》《上林》《大人》等赋。
这首诗写与朋友江城聚会,写少年结识于朱门的故事,写同辈好友的病情,又回顾三天的游程,担忧中原的纷争,诗末祝愿王舟瑶“君作北冥鲲”,而自己甘愿作一匹退隐的南山豹。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如流水。或许“北冥鲲”不但是客人的祝愿,也是席间主人的自许,但无论如何,康熙十三年(1674),王舟瑶不幸在某一个落木萧萧的日子里客死他乡,寿仅五十二岁,令人嘘唏!
2025年1月10日
注:
①《兴安县志》卷三十《寺观·天台庵》:在太平乡,有知县王舟瑶生祠。
②已查阅张伟《道光(郴州)兴宁县志》、郭树馨《光绪(郴州)兴宁县志》、仲振履《咸丰(广东)兴宁县志》等三部县志。
③见清人沈翼機《四库全书·浙江通志》卷252《经籍·乐府》。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条目作者王延鹏。
⑤吴皋:县名,属洪州,治所即今江西丰城市,南宋词人吴文英有词《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⑥句谓王舟瑶之父名家宾,喜读书,而为人孝友。“家宾”底本作“家贫”,据乾隆《杭州府志》卷八十九《循吏·王舟瑶传》改。
⑦诗文俱见《国朝杭郡诗续辑》第一册第67—68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
⑧乾隆《杭州府志》卷八十九《循吏传》:“王舟瑶,字白虹,余杭人。父家宾,读书孝友。白虹弱冠登贤书,屡困公车,选江西兴安令。处广信万山中,屡罹寇患,城惟瓦砾草房八九间而已。瑶至,设法招抚,未期年,烟火千家。调补江南江浦县,卒于任。”
⑨按,《江浦埤乘》引用吴岱观诗《登定山》,并误认为“邑人”。
⑩见康熙《钱塘县志》卷二十二(刻本十七页《人物·文苑·吴山涛》)。
⑪见施闰章《四库全书·学余堂诗集》卷三十八。
⑫见施闰章《四库全书·学余堂诗集》卷十一。北冥鲲:典出庄子《逍遥游》,谓北冥有鲲,展翅而飞为鹏,鲲鹏展翅九万里而至南溟。南山豹:典出刘向《列女传》,寓意隐居避世、爱惜其身或潜心进德修业、富有文采之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