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众多,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尤其是江南古镇,以独特的“水”文化和“古”文化而著称,自古便深受大众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古镇开始变得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古朴感,哪里还能寻得到一处纯朴的江南秘境呢?位于安徽宣城的水东古镇绝对值得一游。
水东古镇
千年古镇在“修旧如旧”中焕新
水东古镇最不乏的就是“古”,“古”在于它的历史、它的街景、它的风土、它的传说。
水东古镇始建于隋唐,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因位于水阳江之东,故得名“水东”。历史上,水阳江曾是盛极一时的“黄金水道”,商贾云集,人来人往,水东也在明清时成为皖东南重要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水东老街由此形成,水文化的特征也在这里有着最典型的呈现。
水东老街牌坊
现存的老街街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连环街市。
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的水东老街,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木檐、马头墙,与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路面相映成趣,更显盎然古意和徽风皖韵。
漫步水东老街,恍若穿越于明清盛景中,每一步都是历史回响。
2015年开始,水东镇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持续推进老街的保护修复工作,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如今,十八踏、五道井、大夫第等成为热门景点,让老街在新时代持续散发历史文化气息。
大夫第为徽派建筑风格,青砖灰瓦,古色古香
“大夫第”是老街上一家做官的人家,始建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典型的徽派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整个门楼尽显高官豪宅风范。
老街上有一座哥特式建筑十分特别,它就是水东天主教圣母堂。这座教堂始建于公元1870年,是法国传教士金式玉主持建造的,为中西文化融合的经典建筑。教堂历史悠久,在东南亚一带具有知名度,为皖南教堂之最。
十八踏,古镇的核心景点之一,是连接老街和水阳江码头的主要通道
十八踏位于三街交汇处,见证历史的兴衰,是水东古镇的标志,十八级台阶下三个水池,分别为饮用洗菜洗衣之用,充分体现古人用水节水的智慧。这里也是通往水阳江码头的必经之路,是古镇水文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沿着十八踏走下来,就是游览水东老街时必来的打卡点:五道井的第一道井。井侧有一块“十八踏御井”的石刻,为乾隆赐名,上刻有精美纹饰。
除了这一道井外,自十八踏沿后街至汪同发油坊下方还依次建有四道井,加起来一共有五道井。五道井的水源均来源于地下泉水,终年不涸,泉水最终汇集于沿井河,注入水阳江。
五道井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需要,而且老街多为木结构的建筑,也因此为老街提供了重要的消防水源。
水东老街
修缮后的老街属于原住民。如今,这里依旧居住着一百户多人家,延续着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坊的传统生活方式,体现明清时期沿街商铺的风格。
有的仍在从事一些古老的产业,比如蜜枣果脯、小磨香油、枣木梳、木竹家具、豆腐坊、馄饨店、铁匠铺等,保持着传统的工艺和经营方式,让人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没有过度的商业化,嘈杂混乱的动线与环境,以及千篇一律的业态,水东仿佛是一位时光的缓行者,在一众江南古镇里显得格外迷人。
“非遗”汇聚 为老街增添活力
皮影戏、枣木梳、皖南木雕,还有家家户户都在售卖的蜜枣……深入古街你会发现,这条长约1500米的水东老街卧虎藏龙,各色非遗手艺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对老街进行整体保护性修复,水东镇打造了非遗广场作为集中展示的舞台,先后引进国家级非遗宣笔、省级非遗宣扇、皖南木雕、皖南皮影、水东蜜枣、草编、市级非遗宣石等非遗传承人进驻,进行现场制作和产品展示。
“刚煮好的蜜枣,免费品尝啦!”走在水东古镇的街道上,你可以随时随地闻到一种甜甜的香气,这香气就来源于这里的一种甜点——水东蜜枣。
水东蜜枣是当地特色,其制作工艺传承已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售卖
早在明末清初,水东镇便开始加工蜜枣,水东蜜枣甜糯绵软,咬一口下去,蜜意直沁心脾。据说这种工艺已经传承了上百年,是水东独有的甜蜜,入选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甜甜的水东蜜枣总能俘获一众吃货的芳心,而工艺精巧的水东枣木梳则成为老街上备受游客欢迎的文创产品。
水东多产枣木,这里的枣木梳,以其细腻的手感、独特的梳头效果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在老街的熊记枣木梳店里,不仅出售样式新颖的枣木梳产品,非遗传承人熊宣峰还现场为游客们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吸引不少游客围观。据了解,枣木梳的制作工艺极为挑剔、繁多,因此,这种工艺品历年来逐渐减少,只有在水东镇的古街上才能买到正宗的水东枣木梳。近年来,熊宣峰还开发了符合当下养生潮流的保健按摩梳,获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在水东老街的皖南皮影博物馆,58岁的皮影艺人何泽华,手执皮影,立于幕布中央,随着锣鼓声起,一场流传数百年的皮影戏《武松打虎》,开戏了。
皖南皮影博物馆内有专门的舞台供皮影戏表演
何泽华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第9代传承人。2012年,何泽华在老街买下了第一座老宅,修缮后成为展示皖南古民居生活类专题的民俗文化博物馆。2014年,他又买下了窄街对面的第二座老宅,将自己的皮影戏博物馆搬来于此。
皖南皮影博物馆位于老街入口处,馆内展示了皮影制作展示模型、皮影戏舞台和各式皮影作品。对于喜欢皮影戏的人来说,无疑是进入了一个宝库。
皖南木雕的制作过程
非遗广场边是黄文胜和父亲的皖南木雕博物馆,这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还是皖南木雕的制作工坊。作为皖南木雕的第十代传承人,黄文胜用自己的手艺给水东老街的修复贡献了力量。
老街建筑上不少采用木头作为原材料,精美的雕刻工艺是展现水东老街风貌的重要部分。“我通过对比老建筑构建进行雕刻,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比一还原,助力老街‘修旧如旧’。”
如果说,水东留下的原住民保留了部分的传统生活方式,那么这些“非遗”手艺人,则守护住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留住了老街的“文脉”。
创新业态 兼顾“新客”与“主人”
老街有旧韵味,更有新看点。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投资客选择这里的古宅构建全新的业态,同时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双重需求,为这条“活的老街”持续注入活力。
2022年开业的水东家城图书馆是由老街老供销社改造,以本地乡贤黄家城老先生名字命名,收藏了黄家城捐赠的图书16万余册。图书馆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包括图书阅览区、休闲咖啡区、艺术家工作室、音乐直播空间等,收藏各类图书十万余册,是老街一大亮点。
古朴的建筑与现代的空间设计形成强烈反差,既满足古镇居民阅读、学习的日常需求,热切回应了本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兼顾了网红效益,成为游客打卡、休闲的好去处。
从桐庐引进的特色民宿“洒秀”,是集美术馆、咖啡馆、住宿为一体的综合业态
水东洒秀艺术空间是由美术馆、咖啡馆、民宿相结合的文旅业态综合体,和图书馆一起营造水东文化老街的浓厚氛围。
众多文旅活动更是热度不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老街带来了鲜活的人群。
在老街举办的皖南皮影戏表演、水东蜜枣文化旅游节,上半年的“村晚”,下半年的村“BA”,种类多样的乡村活动接地气、聚人气,在娱乐本地居民的同时,更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水东这座千年古镇迸发出新活力。
老街夜景,人间烟火
近年来,水东老街致力于打造“夜游经济”,结合各类非遗文化和本土特色产业,整合古镇各类文旅业态资源,开发出了多元缤纷的夜间文旅项目。
在街巷里体验光影灯光秀
当暮色渐合,“烟火气”“市井气”“文化气”开始在水阳江畔相互交织,为这座千年古镇赋上新的“夜色”。(水东古镇供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