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偶然看到一句话:后来才知道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都很贵,就像我们稍微不努力就养不起情怀。

  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配不上,觉得自己理想太高,觉得自己所爱的太多,觉得自己追求太多甚至没有资格谈理想。

  作为还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我蛮排斥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一个只有家庭的人的,也很害怕自己年少的追求与热爱一样都没有如当初期望的那样开出花朵。

  小的时候,老师就在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长大后,我常常督促自己一定要多出去看看多出去走走,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懂了,自然也就坦然了。可又慢慢在生活的深渊里面纠结,如若所谓的苟且生活我们每天过得都是那么捉襟见肘,殚精竭虑,那我又有何资格去谈诗和远方。当浑身解数地摸爬滚打难以抵抗深渊的凝望,我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俯视深渊。

  我也老会调侃自己:上了大学好似更加碌碌无为,一无所有。除了正儿八经的学习不上心,其他对啥还都有着浓烈的兴趣,奇怪的是竟然还有点无从说起的“天赋”,但又都是浅尝辄止。我对我自己的调侃只不过也是一种变相的澄清事实的方式罢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可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但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也很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

  网络上一直有一个词叫“假装努力”,我常常也把自己归在其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还总是一味地高估自己的能力。 我感兴趣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可这其中又没有一个特别偏爱的,更没有将某一个热爱做到极致。到如今,也就是偶尔写写文看看书,依我现下的能力是完全支撑不了这么多的热爱的。我会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有钱了有能力了,一定要把这一个个热爱全部捡起来,全部提进现实。转念又在想,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可以大胆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我也并不能保证自己就不会辜负当初的那般热情。

  抛弃每天的琐碎,不知为何的忙碌,抛弃假装和无休止的抱怨。

  世人说,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我不止一次的听到,成家立业后的人是难以有理想的,只要步入日子理想也就全都抛之脑后。有的不过是每天的东奔西走,夜以继日。是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计较,是为上有老下有小而拼命。我们这些普通人真的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理想。

  老一辈人常说,人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而今,许是时代变了,德不配位这个词我真的很少听到,倒是理所应当引领了“时代潮流”。当然我用在这里的“德”不过是个泛泛的形容词,简单来说就是能力配不上所处的位置。中国人,是特别讲人情世故的,直白一点,是拼人际关系的。所以说,在当下这个时代,听不到德不配位这个词我一点也不震惊,又有多少人身居高位依旧返璞归真、不忘反哺呢?且不说身居高位者,就拿普通人来说,当人际关系拼过了能力,又有多少人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心安理得呢?当炫耀占据了上风,当沾沾自喜打败了自我评判,社会是畸形的。

  关于德不配位,我又添加了一句自己的理解,最怕期望满足不了情怀。现在我正式毕业也有了工作,突然想起来之前和父母亲谈心,母亲也说了类似的话,大概意思也就是让我好好学习,然后找亲戚给我找更好的工作。其实母亲说完后,我下意识的颤抖了一下,脑海里第一想到的并非是我多么幸运,而是我并没有资格让人家为我动用人脉。我的专业能力十分匮乏,人际交往也并不熟练,倘若到那时我没有任何专业素养,也没有经验甚至连最基本的交际能力都欠缺的话,我又用何种理由去让母亲“低三下四”。又怎么会有胆量去让帮助我的人焦头烂额,“劝说求情”。我也好怕那时亲戚的同事会指着我下巴嘲笑亲戚说这就是你带来的人啊?小姑娘怎么什么都不懂。我真的是很怕这种“惨状”的发生,也怕极了这样无知又怯儒的自己,更怕极了这样劈头盖脸的糟糕评价。

  我是想靠自己的,这并不是在夸赞我自己多么无私,谁都想顺顺利利地走完这一生。但是,我是叛逆的,我更愿意让我自己与世界交手。当我看到了那么多年轻人有理想的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能力的习惯躺平 ,所有人都祈祷“碌碌无为”,我是担心这个时代的。有能力的青年没有舞台去发挥,全部“求稳”“求饭碗”,这个时代的新鲜血液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的。没有了创造力,没有了新思想的碰撞,我们又能走多远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又能靠谁去实现呢?内卷成了社会常态,我们不停抱怨,但又有多少人去在意内卷由何而来呢?

  最后,我也希望所有如我一般有着不屈性格的年轻人不管走到何处,走得多远,我们的能力始终可以养得起我们的情怀。或许不是所有,但至少我们还可以为其中之一而努力着,我们依旧可以大胆地整天把情怀挂在嘴边。愿,我们都能活得踏实而安稳,即使说不出同样的话,心里依旧可以开出同样的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