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余嘉、沈仕春

在很多云县心里,云州唢呐乐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每逢新春佳节、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甚至是平常不过的赶集日,村民都会聚集在各村的活动广场,在打歌调中拉手、围圈、转动……将唢呐的魅力尽情绽放。如今,非遗文化正在逐步成为后箐乡的一张亮丽名片,位于澜沧江畔的这个小山村正在通过非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传播党和国家政策、树立文明新风提供了有效载体。


近年来,后箐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才强乡”为发展理念,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注重挖掘、厚培、活用“非遗人才”,以传承非遗文化之魂,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力。

彝族香堂人打歌、云州唢呐乐、彝族关龙调、彝族朝山会、“彝族小闷笛”……后箐乡凭借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遗憾的是,它们正在逐渐被遗忘,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听老一辈唱的调子了,会吹‘大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后箐乡营盘村党支部书记鲁明斌表示。


为了盘活这些本土非遗资源,后箐乡党委、政府根据非遗项目类型不同,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村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民族民间建筑等非遗项目,摸清全乡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才底数,建立非遗传承人才信息库,实行定期维护、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把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项目和群众基础广泛、掌握技艺精湛的人选推荐出来,激发非遗行业从业者和传承人活力。截至目前,全乡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传承人8人。其中省级保护项目传承人2人;县级保护项目3项,传承人6人。


非遗有辉煌的过去,有闪光的现在,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为此,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火把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活动的优势,举办文化活动,并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以营造非遗文化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吃不愁来穿不愁,红谷白米梭楼口;穿不愁来吃不愁,碗大银子丢上楼;打得牛来牛成圈,打得马来马成双;打得鸡猪鹅鸭闹嚷嚷,牲口六畜放满山……”彝族香堂人以独特的方式咏唱历史、咏唱爱情、咏唱天文地理、咏唱各类生产生活常识。交歌结束,大发横财,调手们用语言来表达对主人的祝福。


让非遗薪火相传的关键在人,如何让民族文化后继有人,忙亚村进行了有效探索。“教徒弟”是当地非遗“活起来”的重要途径之一。“云州唢呐乐”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庆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开展授徒传艺工作,带出了一大批徒弟,收获了众多粉丝。被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杨天龙老师(彝族名:阿卓山)、布正昌等一批优秀人才,凭借匠人匠心,代代相传,通过“师带徒”“徒再带徒”的模式,让非遗文化得以突破时间限制,源源不断地注入人才“活水”。

用活特色“厚家底”,走好“非遗”振兴路。后箐乡依托自身的“非遗”深厚家底,打造出了一个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