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油盐酱醋 刘奇说:“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出行、停车、油盐酱醋,这些都是实事,要做实。”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8日
杨华 | 农村纠纷性质的变化 “骂街”是熟人社会特有的景象。我们在河南农村询问骂街、争吵等摩擦时,得到的回答总是“少了”、“几乎没有”,理由是“现在人的觉悟都提高了”,“人一穷就生气,富了就没事”。人们将骂街等现象的有无归结为“觉悟”提高和生活“富裕”与否。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却发现村庄中村民之间打官司的多了,相互倾轧和侵权的多了,甚至有两三成的人见了面不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现象?要解析这个问题,须从村庄纠纷的性质和村庄交往规则入手,探究二者的内在关联。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7日
华为内部论坛这篇文章火了:社会内卷化的根源 无论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社会应该鼓励和推动开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鼓励发明创造,建立最小约束的自由机制上来。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6日
那么多官员,退休后为何不上街溜达? 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能够这样正大光明一个人上街,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行列,过老百姓一样的日子?这不是摆拍,是真的在过日子。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装样子,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了休就是老百姓,装给谁看呢?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9日
郭亮村,为什么被冷落了? 郭亮村的问题:一是错把村落当成了景区,乡村旅游本质上是乡村休闲,市场小半径的,那道绝壁长廊不可能重复去看;二是错把情感替代了淳朴,愚公移山精神泯灭了,变成了急功近利,乡土味没了,变成了铜臭味。对于休闲旅游者,只剩下不舒服的感觉,闲情逸致也就不复存在,这样搞旅游焉有不败之理?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7日
这些小镇登上“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它们还能否起死回生? 特色小镇建设跑偏,也是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跟风、追求政绩的官僚主义、机会主义作祟的结果。其痛点和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因此地方政府要在找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模式、机制等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的“原生IP”,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地方官员要把它当做“百年老店”来规划建设,而非为官一任的政绩。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5日
干部考核重“显绩”轻“潜绩”?这种倾向要警惕! 在一些干部看来,“显绩”是能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进而能为外界特别是上级领导所直接感知甚至受到重视。因此,为了一时之功、一时之名,便不遗余力地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一些华而不实甚至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2日
混得好的公务员,都有什么技巧? 在体制内,如果你只想做个科级或者副处级干部,或许可以用“混”这个字眼,但如果你不想止步于此,就要抛弃“混”的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