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常乐之州”。 

这口号体现了常州人的洒脱坦荡。 

 

不过,常州也有“郁闷常常围绕四周”。比如,“把我大武进还出来”。 

 

 这缘于本号上期文章《是“铁本伤了常州”,还是“不合理区划”造成了“苏锡无常”?》的评论。 

类似之言语的推论,即有网友把常州“落后”苏锡的一大原因归咎于“常州与武进的内耗”。 

而“常武之争”近年也一直在网络流传,那么这种说法是夸大其辞还是的确存在? 

一、常州是“一市两制”?  

梳理资料可知,常州和武进的矛盾隔阂主要源于历史、行政划分、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 

武进在历史上曾是常州府的驻地,经济发达,地位重要。然而,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武进撤县建市,再撤市设区,成为常州市的一个区。这一过程中,武进与常州之间的行政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留下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据悉,常州和武进在多个领域存在“一市两制”的现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这种“双轨制”的存在,使得“两地”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时存在差异,也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常州武进之争,其实是权力之争。”这是知乎@拜拜 发布于2018年的文章主旨。该文认为,常州的“软弱”与武进的“跋扈”在武进撤并成常州市武进区时表现得无以复加,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常州这样,“一个城市有两套财政,两套110,两套有线电视,两套天然气……,只要政府的都是两套”,根本原因是“武进掌握权力的大大小小官员不肯吐出既得利益,加上武进人农村乡情思想浓重,官官相护,关系盘根错节,软弱的常州官员看到这个烫手山芋是退缩的”。     

当然,也有驳斥“一市两制”之说者。知乎@小老弟 认为,所谓的“一常一武”,是新的体制带来的变化,但从人文上来讲,从来没有“常武”的区分。而大肆鼓吹“常武之争”的人,大概就是不明历史的新市民和“居心叵测”之流。

事实上,自从2002年武进设区的这二十余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与其它城市,武进在与常州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又在相互磨合中不断前进。武进作为常州的市辖区这么多年,“常武一体化”的步伐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慢,“很多机构依然保持着常武一边一个的现状”。 

不过,武进设区“一市两制”熬了二十来年,“最终还是被肢解了”。百家号“兰香湾周伯通”发文不无怨言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不如和无锡锡山一样,痛痛快快把所有的权力交出来,接受大常州的统一规划呢。这么多年,也就是把湖塘弄风光了而已,而常州在农村空地上发展出了新北区、把偏僻的青龙打造成了教育小镇,把天宁区的医院移一部分到了钟楼区,因为这些区都是互通的。在20年历史的发展中,只有武进区被排除在外,随着武进工业镇逐渐被划入天宁区、新北区、钟楼区,武进就剩下了湖塘和一些种桃子种橘子的乡镇了。” 

这种忧心并非空穴来风。该文分析认为,“未来对武进仍然是不利的”:两个方面,“1.一旦经开区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就会完全脱离武进了,甚至还要再划走武进几个工业镇。2.现在常州市的工业投资重心已经转向了金坛区。”武进现在已经“翻不了天”,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执念彻底融入常州大市,否则早晚被金坛超过,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小,将来可能被常州市区彻底分割,“武进之名将从此消失”。 

“武进的自主性成就了常州的大城梦”。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正是这种独立的特色和自主性,让常州区域发展更加均衡,造就了现在常州北至长江,南至太湖强大的南北两翼。武进向南,巩固发展提升常武腹地,向西挺进西太湖,联动金坛,让常州市区可以全力向北,建设高铁新城,跨江融合,联动丹阳、江阴,实现中轴崛起,让常州大城格局更加气象万千,大气磅礴。从这个意义上讲,武进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常州的大城梦想。”   

我们认为,无论是“一市两制”,还是“一常一武”,这肯定是不利于大常州发展的。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常州与武进的合并已走过一段历程,行政区划和领导层也经历了多次调整,融合的迹象在逐步显现。然而,“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源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它仍是常州与苏锡地区竞争中的一大阻碍”。未来,随着“常武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常州和武进之间的矛盾隔阂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我们吁请,面对现状,常州与武进亟需携手,放下分歧,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以此实现真正的融合,摆脱“落后”苏锡的局面。  

二、武进,曾经的“华夏第二县”  

常州,史称“三吴重镇,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3000多年前,西周王室泰伯在无锡建句(gou)吴(又作“勾吴”),600年后吴才迁都苏州,吴始于无锡。常州设州时府治驻地本在常熟,因常熟而得名常州,常州府治后迁回武进,武进之名则得自东吴孙权,表达了三国时期一代豪雄“以武而进”一统天下的理想。秦至清,无锡大部分时间隶属于常州府。清雍正时,武进以东部分置阳湖县,两县同城而治,民国初阳湖并入武进。 

民国元年(1912年)常州府废,存武进县。1949年析武进县城、郊地置常州市,属苏南行政区。1953年改由江苏省直辖。1958年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专署驻常州市,常州市亦改属专区领导。1959年再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专署迁驻镇江市。1962年常州市改为省辖市。1983年3月原镇江地区武进、金坛、溧阳三县迁入。现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 区,代管溧阳市1个县级市。 

所以,苏锡常乃至常武之间“历史渊源颇深”,但其“合与分也是颇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如今,常州的“发展慢”就有网友怪罪于武进的“作祟”,“1983年分置时,无锡县顺应形势,立即分解,为大无锡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武进只肯分步出让,四十年了还抱着大武进思维不放,总想复辟建制,严重阻碍了大常州的一体化发展。” 

那么,我们来回顾下武进的历史:勤劳智慧的武进人民曾经创造了“华夏第二县”的辉煌。

改革开放后,江南的乡镇、村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带动了苏锡常版块的经济腾飞,创造出令国人称羡的“江南模式”。当时与武进县毗连的无锡县是我国第一个百强县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县”,而武进县也因位列榜眼位置,被誉为“华夏第二县”。武进与当时的近邻无锡、江阴、张家港、常熟等五县(市)并称为“苏南五虎”,综合实力位列江苏省各县(市)前列。 

2002年4月,霸榜多年的“华夏第二县”县级武进市,撤市设区,成为常州市武进区,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的南翼。 

毋庸置疑,武进在常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怪乎网友直言,“如果有人问你常州为什么发展好,你可以告诉他因为常州还留住了个武进。如果有人问你常州为什么比不上苏锡,你可以告诉他因为常州只留住了个武进。” 

也的确是,当时人们称呼“大锡山小无锡”,和常州老百姓的叫法差不多,“大武进小常州”! 

所以,如此强大的武进自然不把大常州“放在眼里”。坊间流行说法是,“以前武进的经济吊打常州,常州欠武进钱,还不起了,索性并掉吧……” 

 

不可否认,今天的武进是常州当之无愧的经济首位区,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资料显示,2023年,常州迈入“万亿城市”,GDP达10116.4亿元,其中,武进区3222.84亿元,武进区(加上经开区)贡献了全市GDP的三成。2023年常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收入)完成680.3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位列苏南第一;税收收入完成585.3亿元,增长16.5%。收占比86.0%,位列江苏省第一。 

而武进区(包含经开区)2023年财政收入为216.20亿,同比增长6%,其财政收入总量位居二百亿级别,是全市仅有的二百亿级别县区,可以说武进区的财政是全市重要的支撑。其中税收收入达到19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7.9%。非税收入为26.2亿元。2023年武进区的税收表现出色,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2%。 

据悉,高端装备、智电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产业是武进区的重点产业。 

近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其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的关键基础。而武进区则成为常州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区域。2023年武进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速崛起,产值规模首破千亿、达1600亿元,整车产量达37.6万辆、占全省产量近40%。 

面对强悍的武进,未来,常州和武进能否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做强“大常州”,不仅关系到两区域的发展前景,也将对整个长三角地区产生深远影响。  

三、常州的发展“偏离”了重心?  

武进的“离心离德”,也有人认为是常州的发展“偏离”了重心—— 

“常州城区向来注重往江阴无锡方向发展,城区已经建到江阴边界,常州做着常澄一体化的美梦,而常州腹地西南方向发展则很慢,常州是苏南地级市中最后一个与溧阳通高速的。现在苏州无锡市域轨道交通都在建设,常州的市域轨道交通都没看到有规划,倒是拼命的想要连接宜兴。宜兴溧阳都可以成为南下杭州的通道,常州对江阴宜兴的带动作用强于溧阳。”  


当然,也有人对此辨析其策略的“合理性”,认为“常州向东发展理所当然”——“常州西南都是穷乡僻壤,东边是富镇,谁经济好就发展谁,况且常澄一体化本身就有基础。” 

所以,这又涉及到苏锡常“不合理区划”问题。 

常州处于上海大都市圈的边缘,相较苏锡两城,上海对其辐射作用大大降低。网友“金陵老唐”为常州发展献策称,“常州应成沪宁一线,江苏南北中轴,和江浙直达的枢纽。常泰大桥为常州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如把宜兴重新划归常州,再加丹阳,按‘中吴要辅’思路前进,使常州的空间、体量和资源有较大扩展,也能成为超2万亿经济规模的大型化城市。”  


 

此外,虽然有种说法是“苏锡常很近”,但也有一种说法是“苏锡常很远”。远体现在城市的融合程度!三座城市的市区规模都不大,而且都没有彻底融合,但要整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毋庸讳言,从“工业园之争”到“机场之争”再到“太湖之争”,近三十年苏锡常“明争暗斗、你追我赶”,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所以,苏锡常不光要“自强”,三地还要尽量避免“单打独斗、恶性竞争”。 

“苏锡入常”,地久天长!春秋淹城、恐龙园、嬉戏谷……常州这个“无中生有”的城市,明天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告读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

后台经常有读者问“能不能建个群?方便大家交流”。

鉴于读者朋友们的高涨热情,本平台决定建立“城市圈读者群”,方便更多读者一起互动交流。烦请参与者先加小编微信(15301592670),我们会将符合条件的朋友请进“城市圈读者群”。

“城市圈读者群”不仅是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还能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心得,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人脉。

本群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和而不同。希望大家礼貌发言,友好碰撞,和谐交流,相互学习。

本群严禁一切广告,包括且不限于链接、图片、微信号等形式的广告,一经发现,踢群处理!

此外,本平台另有包括不乏高级别的公务员、高级知识分子、资产雄厚的企业家及城市观察家等组成的高端智库群。群里目前尚有小部分空间,我们将择请有识之士和精英们加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