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聂医生的帮助下,我父亲‘捡回来一条命’”“太感谢聂医生了,大半夜来给我做手术”患者口中的聂医生是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冠脉病区副主任聂亚彬,近一个月内,他连续收到不同患者送来的三面锦旗,专程感谢他的仁心仁术和暖心服务。

聂亚彬所在的心内科是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的科室之一,近年来,科室每年急诊急性心梗患者400余例,几乎每天都有1~2台急诊手术,且这些手术大多是深夜急诊患者。今年春节期间,聂亚彬曾在深夜接诊一位因急性胸痛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家属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犹豫不定。聂亚彬与家属耐心沟通,最终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时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本来想着大过年的能不做手术就尽量不做。但我们都低估了心梗的致命性。”劫后余生的患者在出院后,立即与妻子一起送来锦旗,向聂亚彬表示感谢。

 

二月里,聂亚彬还接诊了一位长期不明原因气急的老人,此前该患者曾在多个医院及科室之间辗转数月,近期来到市人医就诊。聂亚彬耐心问诊,仔细剖析以往的检查检验资料,并请相关科室协同会诊,最后找到病因并展开针对性治疗,老人的症状明显缓解。出院时,特意绣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表示感谢。

“对我们医生来说,给患者看病、做手术、做沟通都是日常工作,我觉得很普通很平常,唯一我做的比别的医生多一点的,可能就是我比较有耐心,能够尽可能地给患者和患者家属讲明白,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病情,理解我们的一些治疗方案。”谈及接二连三收到锦旗的经历,聂亚彬告诉记者,想当好一名好医生,除了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学会和患者交朋友,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信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聂亚彬的耐心细致除了出于自身努力外,跟他18个月的援疆经历也有莫大关系。

2023年4月,聂亚彬曾作为泰州市第十一批医疗援疆组组长,带领5名医疗专家到昭苏县,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在昭苏的日子里,聂亚彬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亚高原性心血管病患者,还有医疗资源紧缺、多民族语言沟通障碍等挑战。“在那里需要服务方圆数百里的牧民,一场急诊手术可能本身就是生死时速,倘若还不能很快取得牧民的信任,那更是枉然。”聂亚彬介绍,援疆期间,他白天问诊查房,晚上研读文献,将介入治疗经验与当地传统医学结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克服语言障碍,他用肢体语言和笑容搭建医患信任的桥梁。一年半时间里,主导完成心脏介入手术400余例,培训基层医生数十名,被昭苏县委组织部授予“援疆先进个人”等称号。

回靖返岗2个多月,聂亚彬已抢救成功急危病例80余例,优化科室服务流程2项,他参与的全市胸痛中心协同救治培训使胸痛患者获有效救治时间进一步缩短。“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不仅是鼓励,更是鞭策,我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聂亚彬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