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斯大林式掌声’吗?”

  80多年前的莫斯科大剧院里,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表演”正在上演。在一次党代会上,当斯大林的名字被提及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然而诡异的是,这掌声持续了11分钟都没有停下。

  没有人敢第一个停止鼓掌。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第一个停下来的人,很可能就会“消失”……

  最终,是一位工厂厂长率先停了下来。第二天,他就被逮捕了,罪名是“反革命”。

  这不是恐怖小说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苏联大清洗时期的故事。

  什么是大清洗?

  1934-1939年间,斯大林在苏联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清洗运动。据统计,这场运动导致约100万人被处决,数百万人被关进古拉格集中营。

  但最可怕的不是数字,而是这场运动彻底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邻居可能是告密者,同事可能是特务,甚至你最亲密的家人也可能在某一天突然举报你。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可能成为送命的理由。

  讲个真实的故事:

  莫斯科有个叫尼古拉的青年,在派对上讲了个关于斯大林的笑话。第二天,他就被秘密警察带走了。判决书上的罪名是:“反革命宣传”。

  更讽刺的是,举报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最好的朋友。

  为什么朋友要举报朋友?

  因为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如果你知道有人说了“反动言论”却不举报,你自己也会成为嫌疑人。很多人为了自保,不得不出卖身边的人。

  《苏联大清洗内幕》,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无数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遭遇。

  比如:

  一位母亲在儿子被抓后,主动在报纸上谴责自己的儿子是“人民的敌人”。

  一位大学教授因为在课堂上引用了一位后来被定为“叛徒”的作家的诗,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一对恩爱夫妻,因为丈夫工作中的一个小失误,妻子不得不主动与其离婚并公开批评他……

  这些故事读起来像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但它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是那些施暴者后来往往也成了受害者。

  秘密警察总监叶若夫在1937年主导了最疯狂的大清洗,几乎每天都要签署数百份处决令。但到了1939年,他自己也被清洗,成为了自己发动的恐怖机器的牺牲品。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这段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1. 不要轻易相信“非我即敌”的二元对立思维;

  2. 保持独立思考的勇气比随波逐流更重要;

  3. 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善意和坚持,或许就是对抗疯狂的最好方式。

  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和平年代的普通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而阅读历史,不是为了批判某个时代有多疯狂,而是为了提醒自己:

  人性中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护内心的那份温暖和理性。

  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

  人类最大的悲剧不是在于被人遗忘,而是在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布谷故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