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的眼科一病区,103岁的陆梅玲(化名)老人在成功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再次清晰地看到了这个世界。她的儿子们说,重获光明是给母亲最好的新年礼物。

据悉,陆梅玲家住靖城街道。多年来,老人一直饱受视力下降的困扰,双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视力几乎仅剩眼前手动感光,生活质量极受影响。去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来靖江义诊,给老奶奶检查后考虑老人家超高龄,且伴有心脏病心衰,加之她90多岁时股骨颈骨折,不能行走,同时驼背严重,不能正常平卧。综合考虑老奶奶的身体情况,手术风险较大。2024年底,老人无法看清周围的人和物,日常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这种糟糕的生活状态让她的情绪日益低落,“想要恢复光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市人民医院眼科一病区主任医师丁仁凤接诊后,为陆梅玲进行了详细检查,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虽然老奶奶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全身麻醉,但白内障手术可以在表面麻醉(点眼药水麻醉)下完成。因老人年事已高,白内障已经达到了成熟期,晶体核达到五级硬核,颜色已经发红偏黑,属于名副其实的“硬核”白内障。复明唯一的办法只有手术治疗,然而老人角膜内皮功能较差,加上高龄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以及驼背不能平卧,手术难度大增。为确保手术成功,丁仁凤及团队组织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开展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为老人“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1月9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由丁仁凤及手术团队为陆奶奶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采取表面麻醉,头颈部垫高让老奶奶能够平卧,术中多次劈核,减少超声能量,尽快完成手术,手术仅用时10多分钟便顺利结束。手术时间短,但难度系数非常高,真正做到既成功去除硬核白内障,又尽可能地减少角膜内皮的损伤。经过眼科医护团队精心照料,患者恢复较快,术后第二天拆下纱布,陆奶奶老人便能看清眼前事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陆奶奶是眼科成立以来,年龄最长的一位手术患者,之前的纪录是96岁。”丁仁凤介绍,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手术是目前唯一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超声乳化技术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后吸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从而恢复患者的视力。

丁仁凤提醒,不少老年人对白内障的认知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年纪大了,就没有必要冒风险做手术,于是在模糊的“视”界艰难生活,人为地将白内障拖得很严重。二是认为白内障要“熟透”了才能手术。丁仁凤解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白内障手术在年龄上并没有绝对的禁忌,且白内障不需要等到看不见了再做手术。相反,拖得越久,手术难度会加大,对眼部结构的损伤也更大,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失明的风险。广大老年人一定要积极关注眼健康,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眼睛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治疗时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