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苏州出台重奖,吸引知名歌手来开演唱会。

  据报道,苏州日前出台《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聚焦演唱会、体育赛事、剧场演出、低空文旅等消费热点,推出“十条”针对性举措。其中,在演唱会方面,明确对每站次售票人数达到5万人次的演唱会、音乐会,按照每人次15元对主办单位予以奖励,旨在吸引更多知名艺人和歌手来苏州演出。

  近年来,包括苏州在内的各大城市纷纷加入演唱会、音乐节热门城市的竞逐。常州去年力压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一跃成为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首位。无锡在打造“音乐之都”城市新名片,培育二胡、口琴、手风琴、竖琴为代表的“民乐+西洋乐”的特色产业集群。就连举办了18届,曾荣登“2022中国节庆品牌100强”的“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也停办,搞了个“醉美淮安音乐嘉年华”……

  而今,随着苏州“真金白银”入局演唱会,这些“工业大市”真的要换赛道“卷”了么?


一、苏州高调“入局演唱会”,颇“耐人寻味”

  “演唱会/演出经济”被称作“行走的GDP”。作为粉丝经济和文旅经济的重要载体,演唱会自带“流量”,可以带动“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诚然,“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但物极必反,“繁荣”之外,“演唱会/演出经济”也正在多方面“遇冷”——

  另一个消息是,近期市场对一些演唱会门票的购买热情并未如预期般高涨:一批实力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卖不动”,还有许多演唱会的门票打折出售都没人要,一些黄牛也感叹损失惨重。更有甚者,许多演唱会因各种原因取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有近三十场演唱会延期或取消。

  至于官方宣称的所谓演唱会、音乐节等因“不可抗力”延期或取消,则被乐迷嘲讽为“卖不出票的遮羞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演唱会市场遇冷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2023年疫情政策的逐步放开让各类演出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2000人以上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约5600场,同比2019年增长了100%。从2023年演出市场复苏繁荣到今天,经过一年多的“报复性消费”,消费者在最初的激情消费之后,头脑显然冷静了不少,消费倾向变得更为明显,不是什么演唱会消费者都愿意买单来凑个热闹了。其二,以往高涨的演出经济让主办方错误预估市场,定价过高,并且最低档票价座位区域也越来越小,影响观看体验。过高的票价超出了许多普通观众的消费能力,从而抑制了消费意愿。

  另外,“南阳音乐节集体偷盗事件”,从“音乐节”到“音乐劫”等等的负面因素,公众也质疑各地争办“音乐节”的必要性。

  据《南方周末》4月份的一篇报道提到,全国多地正在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其中指出的问题包括:“盲目豪华‘办节’,片面追求‘人气’,不计成本跟风大办音乐节、旅发大会等,为场地建设、乐队出场支付高额费用。”而这份文件,则可能被一些人单方面解读为“不可抗力”的政策因素。

  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人似乎天生就爱跟风、盲从,做什么事都喜欢一窝风,无论对错好坏,别人做我也做。亦或如,近年风靡全国的“马拉松大赛”,既有“上马”也有“厦马”,既有“北马”也有“南马”……

  但是,“浇上一盆冷水”是必要的,一些地方并不适宜搞大型活动,弄巧成拙的话,另一种“乱红”亦会反噬招来“地域黑”。

  所以,真的完全没必要跟这个风!

  “搞文旅成本低,还容易出政绩”,或许这才是背后的原因。

  “文旅”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实体经济才是拉动经济的最大马车,还是得大力引进工业。换言之,一个地方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看工业,文旅只能是辅助性质,现在大多数人本末倒置了。正如有网友直言,“旅游本来就带来不了多少GDP跟财政收入,如果旅游就代表着经济发达的话,那黄山就安徽第一了。”

  诸如此言,那么,苏州再如此高调入局“演出经济”,就颇“耐人寻味”了。

  众所周知,工业大市苏州,以“工业园区”及“吸引外资强”享誉国内外,而且从中获益巨大。

  苏州的工业有多强?2023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4万亿新台阶,达到44343.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上海去年的规上工业总产值略有下降,跌破了4万亿。

  据7月4日的苏州日报报道称,目前,苏州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35万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4万亿以上量级,居全国第二。在全部工业门类中,苏州拥有35个大类、170个中类、515个小类,工业体系较为完备,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今年开年,苏州定下制造业发展新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到2035年,建成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事实上,苏州工业强悍,真的就离不开“工业园区”及外资企业的“强支撑”。

  但这几年情况似乎在发生某些“变化”,比如,“苏州工业园区马翔宇事件”(详见《“又一位陈行甲”:马翔宇终究改变不了什么?!》一文)、“一对日本母子在苏州被一名中国男子持刀刺伤事件”(详见《“戾气围城”的苏州:“客船”还能夜泊枫桥吗?》一文)。这两起事件至今“后续不明”。

  基于此,在当今的政策环境下,苏州强势入局“演唱会”,不由也让人“浮想联翩”,这是打算靠歌手发展经济么?又或说,“最强地级市”苏州真的需要走这个“套路”么?

  “演唱会”有时的确能提高城市的软实力。但是,一些演唱会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面:“疯狂应援、粉丝打架、冲击安保、举旗占道”等等,影响公共秩序,打扰居民生活。

  如若办得水平不够,长此以往,口碑受损,成本收不回来不说,也会连累整座城市的形象。目的没达到,还要落得“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所以说,不能简单地引入演唱会,毕竟,演唱会带来的客流并不稳定,如果城市没有独特的演出品牌,很容易便被其他城市替代掉。有数据显示,演唱会、音乐节等文旅市场似乎“人旺财不旺”,对经济的拉动也不明显——“既带不了GDP也带不来招商引资,更带不来城市发展,反而还要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

  因此,苏州拿“真金白银”支撑文旅,能否产生消费浪潮并推动“周边经济”有待观察。

  当然,“城市发展终究需要靠工业”。对于苏州来说,如今面临最大的压力,则是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抓住当前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这也就是苏州定下的建成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的目标。而“园区经济”、外资外企是苏州工业、乃至城市发展的根基和优势,带来的也确是真金白银。


二、“园区经济”和外资开启苏州三十年的腾飞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诞生,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并基于自身实际加以创新,诞生了如今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园区经验”。由此开启了苏州三十年的腾飞,这也造就了苏州的强工业基底,成为与上海、深圳并驾齐驱的工业大市。

  而且,在苏州的鼓舞下,各种园区在江苏如雨后春笋。工信部旗下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2024)》,上榜19个园区的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其中,苏州有8个园区上榜“百强”。另外,苏州工业园区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合作建设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与南通共建了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一半的经济总量。

  按照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到2026年,将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2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力争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0亿元。

  不止于此,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苏州强县的诞生与发展,也与“园区经济”紧密相关。在“2024赛迪百强县”中,苏州4个下辖县级市全部上榜,其中昆山蝉联第一,张家港市第三、常熟市第四、太仓市第六,眼下除太仓外,其他三地均有园区上榜“百强”。特别是昆山,作为全国首个GDP跨上5000亿元台阶的县级市,其下辖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昆山市GDP的贡献占比达70%左右。

  除了“园区经济”,苏州利用外资(台资)也是居于全国前列。据报道,今年8月,苏州市首次设置外资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这是苏州首次以政策形式明确支持外企建立研究院,总体目标为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3年建设外资企业研究院100家,向立项项目发放支持经费共计1.1亿元。

  数据显示,被誉为“苏大强”的江苏,不仅是日资日企在华的重镇,也是外资第一大省。中国共有外资企业45万家,其中江苏一省就高达21万家,占了全国外资的将近一半。光是一个县级市昆山,当地的外资企业就达到3万家,而苏州全市的外资企业则有9万多家。

  这当中,在江苏的日企累计已超过6800家,总规模在中国保持前列。光是苏州一市,就累计引进了3000多家日企。截至2023年底,共有17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其中47家来自日本,为各国(地区)之最。与此同时,768家日企落子苏州高新区,约占全市日资企业的1/4、整个长三角的8%。

  据悉,2023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253.4亿元,是全国唯一超过250亿的省份。利用外资前10大城市中,江苏一省就占了3席,分别是苏州,69.05亿,全国第5;南京,49.4亿,全国第8;无锡,41.2亿,全国第10。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推出外资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目的就是引导外企将更多研发资源落地,促进苏州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如果说,80年代的乡镇经济是苏南模式的1.0版,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以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中国德企之乡”太仓为代表的外资经济,则是苏南模式的2.0版。它不仅助力苏南实现了经济腾飞,也是改开40多年,整个中国得以快速崛起的秘诀之一。尤其是在改开初期,当时的中国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当时的国营工厂,既不懂管理,也不懂市场,一切都得打开国门向外国学习。所谓改革开放,顾名思义就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重点则是对外资外企开放。

  “如今有些人说起外资外企外国人,总觉得他们来中国就是为了来占我们的便宜,赚我们的钱。把他们赶走,或者人家主动跑路,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倒可以把市场腾出来,留给民族企业。这种想法无疑是完全错误的。”自媒体“三土城市笔记”发文称,事实上,改开后的中国之所以能快速成长为继日本之后的新一代“世界工厂”,主要就是得益于外资大量进入汽车、机械以及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工业领域,促进了产业效率的提升和产业分工的细化,难怪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建丽在《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一文中直言,“是外资外智助力中国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正因为外资外企在中国改开过程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政府特地向包括松下幸之助、改开后第一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美国国际集团(AIG)前总裁莫里斯·格林伯格等外国人颁发了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而这才应该是我们对待外资外企及外国人的正确态度。

  但是,近年外资入华的总量有下降趋势。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11339.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巅峰期的12326.8亿下降了8%。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又下降了28%,而这已经是该项数据连续第十二个月出现下滑。具体到各地,外资前五大省份中,有三地去年实际利用外资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江苏下降了16.92%,广东下降了12.5%,而山东则下降了接近四分之一。另两大省份上海与浙江,前者不增不减,接近于零,后者的增幅也在5%以内。


  现下,外部环境日益严峻,我们更要善待外资外企和在华外国人,他们并非中国的敌人。我们也不能忘记,外资外企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我们仍需要牢记邓小平当年的话:“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所以,我们应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外资加码中国。

  苏州,亦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