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上海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王振义,江苏兴化人,今年11月将满100周岁。他奋斗在医学教育一线超过70年,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造就“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开创了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首创用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5年生存率上升至92%。这一成果为世界医学界急性肿瘤的治疗作出开创性贡献,王振义也因此获得“凯特林医学奖”等多项殊荣,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于用药简单、方便,这一疗法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他也被国外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为表彰其贡献,2012年6月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第77507号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

  1984年3月,王振义出任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为充分发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的集体力量和优势,1987年4月,王振义联合瑞金、仁济、新华、九院的血液科和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组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他担任血研所所长的10年间,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逐步发展为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科研单位。

  王振义一生获奖无数,但几乎每一次获奖,他都将大部分奖金捐出。1996年,他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00万元奖金中40万元捐给医院、40万元捐给学校、10万元捐给他所在的血液研究所;2011年,他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中450万元捐给医院,其余分别赠予参加全反式维甲酸研究的团队成员。

  虽然在上海出生和成长,但王振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兴化人,内心有着深深的家乡情结。

  2011年5月,87岁的王振义应兴化市政府的邀请,第一次回到兴化。他为600多名医护工作者就“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作了1个多小时的演讲,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被患者肯定是最高荣誉”的故事。

  回到上海后,“建好家乡医院,惠及家乡人民”的心愿一直萦绕在王振义心中。在王振义的积极倡导、上海兴化信息联谊会的倾情组织下,在沪兴化籍医学精英连年回乡义诊,为家乡人民解除病痛。

  去年11月9日,王振义来到启用近一年的兴化市人民医院新址,再次为400多名医务人员作“如何做一个好医生”的讲座。在医院血液科,他与医生一起商讨对患者的诊疗方法;在病房,他用心给患者把脉、听诊、查体;在病区示教室,他就病例的诊断依据、治疗方案选择等进行剖析讲解,“把精神传给年轻人,把方法教给年轻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