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

48人,26个民族,73载。时光流逝,丰碑如磐,誓言永恒。1951年元旦,云南普洱专区各族群众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毅然决然作出听党话、跟党走的抉择,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以盟誓许以最高、最郑重的承诺:“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历史,孕育了各族人民一心一德跟党走的初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民齐者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回首往昔,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史,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沪滇协作等东西部协作、企业对口帮扶、兴边富民行动等,确保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3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121.3%、135.4%、98.49%,各族群众摘“贫”字、贴“福”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奋斗”是誓言的落脚点,是实现“平等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惟有奋斗,才能写好新时代答卷。从建立人民政权到开启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云南各族群众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辉煌的奋斗历程中,锻造出“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涌现出高德荣、朱有勇、张桂梅、鲍卫忠等一批时代楷模。一座座精神丰碑,一位位先进模范,与民族团结誓词碑一起,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只要我们树立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号”巨轮就能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作者:靖江市靖城街道 褚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