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汪晖: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新穷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于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无论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还是在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已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前沿观察 2022年06月22日
周其仁:产业转移不可逆,如何杀出重围? 但凡有可能,企业就要“打”出去、把触角伸出去。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所以产业界要出好公司,要出好品牌,而不能靠地域、靠亲属、靠亲缘、靠老乡、靠行政区划来做产业。 财经视点 2022年06月17日
朱维毅: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危险的是集体狂热 在社会层面,德国人对二战历史的正视和总结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传统。没有标语口号的彰显,没有官方的压力和引导,没有丝毫做秀的意味,一切自然而生。用我的一个德国朋友的话来说:“不认识历史的人没有未来。” 寰宇视野 2022年06月16日
东北第一黑帮覆灭记 乔四集团被消灭,乔四手下19个主要人物全部落网,但是“头号打手”李正光的名字没有在宣判书上出现。1990年李正光因涉嫌杀人被哈尔滨警方通缉后在逃。2000年岁末,李正光的名字出现在大小报纸上——他在北京落网,北京警方历时9个月将其捉拿归案。2002年5月10日,乔四集团的漏网之鱼李正光被枪决。 洞鉴古今 2022年06月13日
朱普乐:计划经济时代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毛时代的中国,“居民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被纳入到无所不包的配给体系,以致小至火柴和卫生纸这样的日用品都要凭票购买甚至还不一定买得到的严酷现实……” 洞鉴古今 2022年06月06日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 有人说过,这世界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式逻辑。这话固然有所夸张,但体现的问题却是深刻的。因为逻辑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避免错误的认识、无谓的争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各种各样“逻辑问题”的责难。 洞鉴古今 2022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