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博物馆”:巴金晚年的痛与梦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时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 洞鉴古今 2022年10月18日
古代中国,一直以教化人民为任,何以越教越坏呢? 一种制·度·恶·化,总要激发出人性的恶来,是前者借后者洗清自己,还是后者埋葬前者,抑或两者互济,涉及到太多的因素,谁也没办法预先分析吧。有道德感的人,面对明末的痛史,往往为难,便是想象自己为当时的人,而上知三千年,下知三百年,怕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洞鉴古今 2022年10月08日
显然乾隆误判了形势 反观大清,世界在变,环境在变,惟上贪而下愚没有变。大清亡了,中国往哪里去?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时候,作家杨照先生讲过一段话:民国是一个寻找答案的时代,那个时代很多东西太新,还没有来得及命名,以致我们只能用手指着去说。 洞鉴古今 2022年09月19日
撒马尔罕、朱元璋与南京 明朝与帖木儿帝国最早发生联系是在1387年。当时帖木儿遣使来朝,“贡马十五匹,驼二只”。朱元璋也回赐来使“白金一十八锭”。自此直至1394年,帖木儿几乎每年都会遣使到明朝来,送马匹、骆驼等物,他还称赞朱元璋,如“照世之杯”那般洞察世事。相传,照世杯为撒马尔罕当地用美玉制成的杯子。而对朱元璋回赠的礼物,帖木儿也写信表示感谢。 文化纵横 2022年09月17日
1971年9月13日:一场特殊的飞行和被改变的命运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那架256号三叉戟及机上9个人,一直被笼罩在历史的聚光灯下,而被遗留下来的5名机组人员的命运,却长期被遮蔽。他们身不由己被抛进一个巨大的漩涡中,体味了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 洞鉴古今 2022年09月13日
俄罗斯帝国争霸世界500余年,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依靠专制、战争与暴力崛起的国家注定不能长久——无论是蒙古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苏联帝国等等无不是快速崛起,又迅速崩溃。可见,强国的“范式”错了,只会距离真正的强大越来越远。 寰宇视野 2022年09月02日
高度文明的德国,为何会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屠杀? 犹太人在经历大屠杀的过程中,没有做出像样的抵抗的原因,也是由于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神学、他们的民俗、他们的社会结构,甚至他们的词汇,都训练他们谈判、付钱、请愿、抗议,而不是反抗。当然其中也包括纳粹的哄骗。 寰宇视野 2022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