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星考编惹众怒,更蹊跷的“软编制”真相却没彻底揭开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突破核定编制的刚性约束,隐蔽地扩大其人员规模已成惯性,超编、借编、混编、“影子雇员”大量存在,导致没有机构能确切告知我国真实的财政供养人口,也没有确切途径可以得知行政开支中的人员经费。 洞鉴古今 2022年07月13日
在县城,提拔为正科有多难? 我们县里的公务员正科中,有30来个是两办出去的,有20来个是组织部、纪委、发改等强势部门出去的,其他县直单位出去的不到30个,而20来个乡镇正科级虽然也有40多个,但其中将近一半是乡镇人大主席。 城事·政声 2022年07月12日
乡村人才振兴如何推进、面临哪些难点?看看来自6省20个县的调研报告 调研发现,在乡村治理人才队伍中,有些村干部缺乏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工作态度被动消极。同时,农村法律援助需求量大、援助经费不足,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法律人才在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新城乡 2022年07月11日
警惕“文山会海”新变种——“加码式减负”! 基层并不是怕开会、发文,而是怕开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会,怕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又层层加码、滥提基层无法落实的任务要求。尽管各级政府三令五申要求精文简会,却演化出了“文山会海”的新变种——“加码式减负”。 城事·政声 2022年06月23日
唐山“打人事件”背后:一个更为隐蔽的黑社会江湖 城乡基层治理往往面临黑恶势力的挑战,黑社会利用规则和资源,演变为可以影响基层治理的地方势力。对于黑社会而言,与一些拥有“社会控制力”的地方官员形成特殊的利益与权力的联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混混一旦拥有财富,并且垄断地方特定行业或产业,便摇身变为成功商人。而以商人身份与基层政权形成结构性关系,则是黑社会老大成为地方势力的最后一步,这无疑威胁着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全。 前沿观察 2022年06月13日
“目中无人的农村现代化,必须坚决制止”:一位武大教授的洞察 农村改革慢半拍,农村发展与现代化慢半拍,将国家主要资源集中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搞现代化的齐步走,等一等农民,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很重要。 新城乡 2022年06月09日
刘守英:决定乡村变迁的根本力量是农民的分化与代际变化 “农二代”的出村、不回村,正在令乡土变故土,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礼治秩序、非正式规则等正面临严重冲击与挑战。“农二代”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呈现显著的代际差别,甚至具有不可逆性,其成为引领中国城乡关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新城乡 2022年06月08日
基层干部要力戒“差不多”思维 “差不多”干部,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在基层治理中,“差不多”就表现为事事都“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差不多”表面看是为官不作为、为官假作为、为官乱作为,实则是权责不明、激励不足、形式主义、作风不正。那么,基层“差不多”现象究竟该怎么治? 城事·政声 2022年06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