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 民粹主义与寡头主义看似相反而实相生,因此顺利的转型就当是:不要民粹主义,但不能不顾人民;不要寡头主义,但不能扼杀精英。“大众”与“精英”在个人尊严与公民基本权利上应当平等。至于他们在竞争的社会中形成的差别,则应当在起点平等、规则平等的公正原则下得到承认。 寰宇视野 2022年08月24日
张维迎:愚蠢决策的四大陷阱 在群体中,个体之所以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压制自己的良心和理智,首先是因为他渴望被群体成员接受,不想成为另类,不想成为团结的破坏者;其次是因为他没有把握自己的判断一定是正确的,不愿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和“固执”;第三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既然决策是大家的意见,即使错了,自己也不需要对此负责。 洞鉴古今 2022年08月16日
浴血的盛世:大唐朝堂内斗的路径依赖 唐代和宋代的区别在于,宋代正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制定了严格的权力制约体系来限制某个人拥有过大的武力,使得没有人能够轻易威胁别人的生命安全。这种制约体系在很长时间内是非常成功的。久而久之,宋代就形成了这样的皇家和官僚传统:权力斗争以不威胁政敌的生命为底线,大多数时候以将对手罢官或者流放为目的。这种对生命的尊重造就了中国文治的最高峰。 洞鉴古今 2022年08月12日
周其仁:乡村振兴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农村还是要把注意力首先集中放到农业这个主导产业上来。现在很多人没信心,觉得农业收入就是低,谁搞农业谁穷。要从大城市周围开始突破这个概念,把科技加进去,农业是有希望的。 新城乡 2022年08月11日
茅海建:清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从清朝后期的历史来看,致使革命的原因是很多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中国这一专制王权历史长久的国家,只用九年的时间,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改革进程可能会太快;但在当时最为活跃的政治人物(主要是各省咨议局中的立宪党人)心目中,九年的时间太长,甚至认为清朝是假立宪,不会将政治权力交给民选的议会。 洞鉴古今 2022年08月03日
张维迎 | 今天,仇富为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 企业家是社会问题“替罪羊”的最合适人选。骂企业家,说他们“贪得无厌”也好,“为富不仁”也好,即使不能得到多数人的喝彩,至少不会得罪多数人。 财经视点 2022年07月18日
对“最熟悉的日本”,我们其实误解最深 了解日本是不容易的。不光中国人对日本不太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也多有这样的感觉。而李光耀说得更为直接:“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 寰宇视野 2022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