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副部级干部,讲了两个“人走茶凉”的官场故事…… 在官场上,“人走茶凉”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走了,那杯茶能不凉吗?人一旦离开了领导岗位,让别人再像过去那样对待自己,确实也不现实。 前沿观察 2021年07月23日
清华教授:一种傲慢的浪漫主义冲动,正误导中国乡村治理 乡民的绝对主体地位是必须确认的,一切代为立言的主张,都必须交由乡民决断,从而实际透入乡村治理以检验其真实效果,一切包办代替之举都必然脱离乡治实际。 新城乡 2021年07月21日
一位市委书记从政37年的官场感悟(深度好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要靠深思而来,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得长远一点、谋得深邃一些,为未来计、为后代谋。 前沿观察 2021年07月20日
马未都:别把成功人物当作全社会的励志标准 我们常说“励志”,但励志的标准是很高的,很多成功人物背后往往有特殊的因素,如果把他们当作全社会的励志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普通人就会认为上升通道不够——问题是,你通到哪一站算够呢? 文化纵横 2021年07月20日
机关升迁三大效应:“近官者官”、“第一圈”效应、“无后为大”效应 都是能干的人,也未必就一定可以组合成一个最能干的集体,也不一定就可以成为最有效的机关。机关是讲求结构、讲求整体功能的,从领导科学上说,能否取得最佳结合效果,是各种不同性格和才能的人搭配在一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能力第一”“能力至上”的主张,实在是对机关的一个很大的误解。 前沿观察 2021年07月19日
人大张鸣:教授这个群体胆小,让他们替老百姓说话基本上是扯淡 道德水准,权利意识,却不见得比平头百姓多点什么。同事和朋友,受了领导欺负,有敢出头相帮的吗?恐怕没有。自身利益受损,能像某大教授这样上街的,也是凤毛麟角。即使道理都明白,行动上,也是超级的矮子。怯懦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教授们的背上,翻过来,就是“听话”,真听假听不知道,但看起来,还是挺美,挺和谐的。 文化纵横 2021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