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满素:美国底层为何不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在19世纪末已经建成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最有可能进入社会主义的。但是自从社会主义思想诞生起,就一直在美国受到抵制,从爱默生和林肯开始,再经过两个罗斯福总统的改革,直到肯尼迪和约翰逊,社会主义从未真正进入美国思想的主流。 寰宇视野 2020年12月28日
秦晖:中国历史上,何来如此深仇大恨? 中国的历史有辉煌的篇章,但也的确有许多血腥的页码。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国弱民穷,人们怨天尤人,难免怨及祖宗,“反传统”的确反得过分;乃至出现所谓“劣根性”之说,把中国的历史涂抹得一片漆黑。对此予以纠正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倒到另一极端:因为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就小富即狂,把历史说得花团锦簇。 洞鉴古今 2020年12月25日
村庄的未来——来自田野的观察和思考 从人口、就业和经济的角度看,村庄、乡土在今天的中国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中国会不会步欧美后尘,走一条乡村消失的现代化之路?本文基于对东中西部三个村庄的田野调查,描述和刻画了“空心村”“家属区”和“产业村”这三种变化中的村庄类型,并就乡土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做出了初步的探讨。 新城乡 2020年12月24日
毛泽东:“秦始皇是个好皇帝” 秦始皇,是毛泽东曾经予以多次品评的人物。因为政治时势的差异和论说主题的区别,毛泽东的秦始皇评价,有不同的侧重点。毛泽东既主张“反对暴秦”,又说“秦始皇是个好皇帝”;既认为秦始皇“耽于泆乐”、“无聊得很”,又提出“焚坑事业待商量”。归根结底,秦始皇是“一个涵义复杂的政治符号”。 洞鉴古今 2020年12月23日
傅高义:我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中美的三个难题 傅高义指出美国社会存在的六个矛盾,并分析了中美问题的三个症结——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美国在太平洋的战略利益问题,并提出了改善两国关系的若干建议。 寰宇视野 2020年12月22日
吕德文: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县域应该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接点,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还有一定空间。这种空间就在于为农民进城提供生计支持,为在村农民提供更好的市场机会,以及通过承接国家资源下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城乡 2020年12月22日
警惕这些基层“小事”伤及根本! 我们常听到干部谈起一些“小事”:“能者多劳”产生了反讽含义;基层疲态治理还能走多远;干部工作责任重大,身心压力超负荷等。基层治理关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群众基础的扩大,关乎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实现。有干部坦言,这些基层“小事”,潜藏巨大隐患,如果得不到治理,可能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新城乡 2020年12月21日
马克思评太平天国:魔鬼的化身! 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太平天国运动被粉饰为一场“反帝反封建”革命行动,这严重背离史实。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中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 洞鉴古今 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