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耕地之外,乡村还有红线要守 乡村改革务必避免把乡村变成“城市剩余资本”投资分肥的竞赛场,如果只有少数精英、商人、能人大户从中获益,就违背了乡村振兴的初衷。农民利益必须“止损”,农村一切工作都应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加以审视,同时应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组织化程度,增强话语权,提高谈判地位, 保障和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城乡 2021年02月25日
李春放:为什么说伊朗现代伊斯兰政治模式迟早会破产? 伊斯兰主义者认为,政治的关键是“社会道德”,而不是制度。这在政治实践中意味着宗教领袖的绝对权力和许诺建立人间天国——伊斯兰化的道德乌托邦,其实质是传统的精英主义和人治,与现代的民主主义与法治相悖。这是典型的由超凡魅力领袖建立的救世主义激进革命型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是伊斯兰革命本身的产物,有利于推动革命进程,但迟早会面临救世主义乌托邦破灭和新的社会政治现实的挑战。 寰宇视野 2021年02月24日
有一种声音认为要“终结村庄”? 中国乡村的变迁,是迭代而不是换代,要宜居还需要宜业,保障食物更应有多种功能。因此,精准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功能定位、价值逻辑及思维方式,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关键。 新城乡 2021年02月22日
任亮亮:村民小组长选举危机和背后的逻辑 村庄的保守型发展让年轻人有建设家园情怀却没有干事创业的舞台,这个村庄抓不住年轻人的心。村主任的工作方法是情、理、法多种多样的结合,这要靠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必须真正与村民打成一片。 新城乡 2021年02月08日
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 古代社区治理的部分基因延承至今,是中西方社区治理差异的重要特征。面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应当将社区视为加强国家社会性职能的窗口,在国家自主性增强的同时,增强社会的自主性,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洞鉴古今 2021年0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