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时刻:中南海的抉择 1990年4月,俞邃研究员等专程前往苏联考察,想弄清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回来后,他写了一份万字报告,将苏联模式的弊端归结为三句话:思想理论僵化、教条;经济管理凝固化、机会主义;政治生活缺乏民主。 寰宇视野 2021年04月28日
郭亮村,为什么被冷落了? 郭亮村的问题:一是错把村落当成了景区,乡村旅游本质上是乡村休闲,市场小半径的,那道绝壁长廊不可能重复去看;二是错把情感替代了淳朴,愚公移山精神泯灭了,变成了急功近利,乡土味没了,变成了铜臭味。对于休闲旅游者,只剩下不舒服的感觉,闲情逸致也就不复存在,这样搞旅游焉有不败之理?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7日
杨华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农民之间虽然相互熟悉,但在交往中不再遵照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不再讲究人情面子,不再讲究血亲情谊,也就是交往规则变了。规则层面的半熟人社会化,在社会结构中,就是自己人“外化”与熟人社会“陌生化”。 新城乡 2021年04月26日
这些小镇登上“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它们还能否起死回生? 特色小镇建设跑偏,也是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跟风、追求政绩的官僚主义、机会主义作祟的结果。其痛点和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因此地方政府要在找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模式、机制等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的“原生IP”,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地方官员要把它当做“百年老店”来规划建设,而非为官一任的政绩。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5日
索维尔:海外华人为什么被仇视? 海外华人在各种高度不同的社会里从贫困中崛起,最后变得富足,这让我们很难将他们的成功归为特定地点和时间的独特之处。然而,海外华人在全世界遭受了几乎同样的仇视和憎恨。如果说欧洲中心论对于“黄祸”的刻板印象是这个现象的核心,那么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某些亚洲国家对华人也有同样甚至更强烈的仇视和憎恨。 寰宇视野 2021年04月25日
干部考核重“显绩”轻“潜绩”?这种倾向要警惕! 在一些干部看来,“显绩”是能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进而能为外界特别是上级领导所直接感知甚至受到重视。因此,为了一时之功、一时之名,便不遗余力地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一些华而不实甚至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