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村落中的“国家”与乡村中的“中国” 村落里存在两类可以称为公共空间的地方。一是庭院,二是村里的大槐树下、十字路口、水井旁、戏台前等。田间地头、晒场、大槐树底下、桥头、十字路口、村里的小卖部等地方对农民来说往往具有超越其本身的功能,成为公共交流空间。 新城乡 2021年05月10日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油盐酱醋 刘奇说:“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出行、停车、油盐酱醋,这些都是实事,要做实。”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8日
提拔干部之前,小道消息往往是真的,哪里传出来的? 在体制内工作,提拔晋升是关注度很高的事情,很多时候,领导正式宣布提拔干部之前,总是有小道消息私下传播,而且这些小道消息往往被应验,那么,这些小道消息都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新城乡 2021年05月08日
杨华 | 农村纠纷性质的变化 “骂街”是熟人社会特有的景象。我们在河南农村询问骂街、争吵等摩擦时,得到的回答总是“少了”、“几乎没有”,理由是“现在人的觉悟都提高了”,“人一穷就生气,富了就没事”。人们将骂街等现象的有无归结为“觉悟”提高和生活“富裕”与否。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却发现村庄中村民之间打官司的多了,相互倾轧和侵权的多了,甚至有两三成的人见了面不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现象?要解析这个问题,须从村庄纠纷的性质和村庄交往规则入手,探究二者的内在关联。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7日
华为内部论坛这篇文章火了:社会内卷化的根源 无论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社会应该鼓励和推动开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鼓励发明创造,建立最小约束的自由机制上来。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6日
那么多官员,退休后为何不上街溜达? 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能够这样正大光明一个人上街,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行列,过老百姓一样的日子?这不是摆拍,是真的在过日子。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装样子,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了休就是老百姓,装给谁看呢? 前沿观察 2021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