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县委书记眼中的官场:本事少的愁死,胆子小的吓死,心胸窄的憋死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八点半到岗,每周至少有两天看文件到晚上八九点,三四天出去应酬。接待领导,会见客商,拉关系,建人脉,每周可以在家安心吃晚饭的时间不足三天。 新城乡 2021年05月12日
张琦: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互促互进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基础较为薄弱,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问题较为严重,无法达到城乡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便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契机,通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乡村与城市之间形成可以产生共鸣的平台,才能更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城乡 2021年05月12日
周其仁:乡村振兴到底有多大的潜力,这些潜力是怎么分布的 农村还是要把注意力首先集中放到农业这个主导产业上来。现在很多人没信心,觉得农业收入就是低,谁搞农业谁穷。要从大城市周围开始突破这个概念,把科技加进去,农业是有希望的。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11日
再搞阶级斗争 结果将是“两个大逃亡,一个大破坏”! 我认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WG”那样的错误。我曾同一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交谈过,我说千万不能再搞阶级斗争了,如果要搞,结果是“两个大逃亡,一个大破坏”。 洞鉴古今 2021年05月11日
高层到底怎么决策? 一位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卸任后思考 现在似乎有一种倾向,专家们表达观点时更加谨慎和隐晦,或者用“两方面”来平衡。记得有一个重要问题,几位专家都有明确意见,但公开讲时都讲“两方面”,我问他们的意见是“既要……,也要……”,还是“既要……,还要……”,或者是“既要……,更要……”,他们想了想说是“既要……,更要……”,由此表达了他们的倾向性。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10日
朱启臻:村落中的“国家”与乡村中的“中国” 村落里存在两类可以称为公共空间的地方。一是庭院,二是村里的大槐树下、十字路口、水井旁、戏台前等。田间地头、晒场、大槐树底下、桥头、十字路口、村里的小卖部等地方对农民来说往往具有超越其本身的功能,成为公共交流空间。 新城乡 2021年05月10日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油盐酱醋 刘奇说:“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不会早晨起来讲今天GDP是多少,他的感觉就是孩子读书、看病、出行、停车、油盐酱醋,这些都是实事,要做实。”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8日
提拔干部之前,小道消息往往是真的,哪里传出来的? 在体制内工作,提拔晋升是关注度很高的事情,很多时候,领导正式宣布提拔干部之前,总是有小道消息私下传播,而且这些小道消息往往被应验,那么,这些小道消息都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新城乡 2021年05月08日
杨华 | 农村纠纷性质的变化 “骂街”是熟人社会特有的景象。我们在河南农村询问骂街、争吵等摩擦时,得到的回答总是“少了”、“几乎没有”,理由是“现在人的觉悟都提高了”,“人一穷就生气,富了就没事”。人们将骂街等现象的有无归结为“觉悟”提高和生活“富裕”与否。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却发现村庄中村民之间打官司的多了,相互倾轧和侵权的多了,甚至有两三成的人见了面不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现象?要解析这个问题,须从村庄纠纷的性质和村庄交往规则入手,探究二者的内在关联。 前沿观察 2021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