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积分制”能在乡村治理中显实效? 在积分制实行的过程中,要充分给予群众“参与权”“评价权”“知情权”,让群众成为治理工作中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监督主体,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新城乡 2022年11月08日
李昌金:中国为何再难掀集体经济发展热潮? 有基层干部总结说:搞好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是这几个条件重合在某个村干部身上(主要是村党支部书记):懂市场、懂产业、个人的事业与合作社的业务高度相关。就算这些条件都有了,也只是解决了领头人的问题,还有资源、资金等诸多问题。最后就算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但村干部的道德风险仍然如影随行(把集体经济变成干部“个人经济”等)。 前沿观察 2022年11月04日
张孝德:警惕农业现代化陷阱 在这样一个农业现代化蓝图中,看不到小农经济,看不到农民,乡村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未来的农业就是一个和乡村无关、和小农经济的农民无关的高度机械化、智能化的无人农业。这样的农业就是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的翻版。 前沿观察 2022年11月01日
村集体办公司: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 在理顺组织治理体系方面,要重点完善“县级村投+乡镇村投+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三级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让它们分别在规划建设、产业运营、引导村民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多方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注重提高农户参与度,激发乡村产业振兴内生动力。最后,要关注跟进不断涌现出的经营新模式、营销新策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新城乡 2022年10月24日
城镇化绝不是“消灭村庄” 如果城镇化只是消灭村庄,而没有给农民生活上的出路、思想上的归属,那就是不成功的城镇化;如果城镇化只是让高楼覆盖了田野,而没有顾及粮食的安全、资源的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那就是不够格的城镇化。 新城乡 2022年10月18日
村支书专职化管理:平均报酬10.1万元 待遇不高、工作不少、压力很大……过去,村党组织书记烦恼不少。江苏在推行专职化管理中配套一系列关心关爱措施,努力解决村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经济激励上,建立五级分类、逐级提升报酬体系。推行专职化管理以来,全省已有10584名村书记完成定级,村书记平均报酬达10.1万元,增长12.2%。 新城乡 2022年10月17日
为什么江浙一带能把乡村振兴做得有条有理,其他地区却画虎类犬? 江浙地区的乡村旅游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鹤立鸡群与他们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整体经济水平靠前,当地乡贤带动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讲究,更重要是地方政府有作为。这都让乡村振兴成为可能,使项目成为全国标杆。所以,学习乡村振兴不是照抄它的样子,更是综合因素促成的一个结果,而钻研里子才是硬道。 新城乡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