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我对伟大人物已不再有敬意与幻想 历史是人文学科里,与人最有关联的部分:文学、艺术和音乐,激发促进内心的感受,而历史是认识自己,加强对自我的认知。人,必须知道过去,才能知道今天,才能知道未来。所以,史学应该为一般人提供“知道自己”的基础知识。 文化纵横 2021年01月14日
考核多任务重,该为基层干部减减压了! 乡镇的一般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晋升无望的干部,则往往是“忙于应付”“被动工作”,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也是基层干部中普遍存在“庸政懒政”的原因,其“激励机制”不足是被动应付工作的制度原因。 新城乡 2021年01月13日
基层干部的十大痛点 一些年轻基层干部表示,乡镇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有些部门、有些人还是比较清闲。所以,在人员配置向基层倾斜的同时,倾情关爱勤政者、实干者,避免“忙者愈忙,闲者愈闲”。 新城乡 2021年01月12日
王德福:不让晒被子的“创城”不是好主意 参与过小区治理实践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道理,小区不“烂”到一定程度,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受到直接影响,就不会激发大规模的参与意识和责任观念。也就是说,小区自生自发产生形成的环境差异,既是居民自治的结果,也是居民自治的催化剂,既是“社会失灵”的表现,也是“社会修复”的契机。政府的越界介入,消解了这个可能性。它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而且产生了深远的负效应。这才是创城尤其需要深思之处。 新城乡 2021年01月12日
“跨界”选官,怎么选?如何考? “跨界”选官是拓宽干部选拔渠道,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升干部治理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但实践中,“跨界”选官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 前沿观察 2021年01月11日
李稻葵:北方地区的衰落不可避免 怎么办?怎么样释放这10亿人口最终的需求?关键之关键就是一条——城镇化。重要的事说三遍“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是最重要的抓手。 前沿观察 2021年01月11日
乡村治理怎么办?四川省委书记蹲点县域,写出这篇万字重磅报告 乡村治理改革顺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演进之“向”,顺应产业、人口、交通等要素流动之“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之“向”,顺应“人往高处走”的人心之“向”。 前沿观察 2021年01月08日
温铁军:大疫止于村野 “大疫止于村野”。诚如温铁军所言: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与自然要共生、空间生态资源要共享,经济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乡土社会是“三生合一”,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自然生态就有什么样依存于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新城乡 2021年01月08日
夏柱智:用土地增减挂钩支持扶贫,为什么很折腾? 把土地增减挂钩绑在易地扶贫搬迁这一扶贫政策中,实乃“折腾”,不仅损耗宝贵的扶贫资金、损害易迁户可持续生计,而且蕴含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 前沿观察 2021年01月07日
中国农大叶敬忠:被上楼的农村、农民与农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字俨然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大学毕业生“被就业”,打工人月薪“被平均”荣升“万元户”,贫困家庭“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被”文化盛行的背后,道不尽国人的心酸与无奈! 新城乡 2021年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