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的公务员 在县城“做官”的公务员,就成了亲戚朋友们五花八门请托的重点对象。打架斗殴的、车子被查扣的,打官司离婚的,要债的……在亲友眼里,他们很有权,“说句话就行”。 国与民 2021年02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5 浏览
考核多任务重,该为基层干部减减压了! 乡镇的一般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晋升无望的干部,则往往是“忙于应付”“被动工作”,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也是基层干部中普遍存在“庸政懒政”的原因,其“激励机制”不足是被动应付工作的制度原因。 国与民 2021年01月1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3 浏览
基层干部的十大痛点 一些年轻基层干部表示,乡镇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有些部门、有些人还是比较清闲。所以,在人员配置向基层倾斜的同时,倾情关爱勤政者、实干者,避免“忙者愈忙,闲者愈闲”。 国与民 2021年01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6 浏览
王德福:不让晒被子的“创城”不是好主意 参与过小区治理实践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道理,小区不“烂”到一定程度,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受到直接影响,就不会激发大规模的参与意识和责任观念。也就是说,小区自生自发产生形成的环境差异,既是居民自治的结果,也是居民自治的催化剂,既是“社会失灵”的表现,也是“社会修复”的契机。政府的越界介入,消解了这个可能性。它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而且产生了深远的负效应。这才是创城尤其需要深思之处。 国与民 2021年01月12日 1 点赞 0 评论 232 浏览
上级的一句“按规定办”,到底该怎么办? “按规定办”之类的“太极回复”,不仅考验上下两级的法治政策水平和执行能力,更考验公务人员的公务伦理和价值取向。这类踢皮球式的“太极回复”的盛行或式微,也反映出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国与民 2021年01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337 浏览
12位乡镇一把手谈任职感悟!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党政正职责任重大。我们要十分珍惜党组织给予的平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在广阔天地实现更大作为,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国与民 2020年12月28日 1 点赞 0 评论 232 浏览
警惕这些基层“小事”伤及根本! 我们常听到干部谈起一些“小事”:“能者多劳”产生了反讽含义;基层疲态治理还能走多远;干部工作责任重大,身心压力超负荷等。基层治理关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群众基础的扩大,关乎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实现。有干部坦言,这些基层“小事”,潜藏巨大隐患,如果得不到治理,可能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国与民 2020年12月21日 1 点赞 0 评论 268 浏览
中纪委机关刊:公权力运行中的这些“内卷”现象,需要警惕! “‘内卷’是一种陀螺式的死循环,无论是个体,还是某个组织、行业,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会如同车入泥潭,难以自拔。而公权力运行一旦出现‘内卷’现象,危害更大。” 国与民 2020年12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85 浏览
谨防严谨程序下的隐蔽形式主义! 在“照章办事”的外衣之下,基层干部身不由己,甚至“有苦难言”:他们往往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被动形式主义多隐蔽在认真部署、狠抓落实的“严谨”程序之下,隐蔽性、传染性较强,值得警惕。 国与民 2020年12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359 浏览